跳到主要內容

《思考的要訣》


作者:松浦彌太郎
翻譯:洪逸慧
出版:天下雜誌,2012

  • 思考術
所謂工作是打造自己的模式,讓自己每一天都能以高品質、樂在其中、不勉強地持續下去。

思考的前提是:重視自己的生活,珍惜每一天。

思考,是自行創造出什麼;而知識,則是一股腦兒地蒐集他人的產出。

書寫將思考化作可看見的視覺形象(寫在紙面上。且走路時也帶著紙筆)

思考的重點:追求讓工作影響所及的。感到幸福的創意。人在喜歡什麼的時候,便會支付金錢。例如開心、享受、有趣、好吃。當感覺喜悅、認為與幸福連結的時候,人們會在這件事情發現價值,並針對這項價值予以付費。

再如何幼稚、拙劣,都要相信自己的原創創意。不與人共享未完成品,當作自己的原則。

一般所說的報告基礎,是5W1H,但是在工作上如果能再加個How much,成為5W2H的話會更合適。以接近完美的企劃書為基礎進行討論。

不如好好地做好眼前的事情,隨順命運的安排比較容易成功。


  • 培養想像力
鍛鍊想像力的方法很多,但有個原則,那就是不灌輸任何知識。不要在已知當中去尋找答案,而是要發揮想像力,從未知中創造出答案。
想像力在人際關係上也非常重要,反覆思考對方現在在想什麼、感覺到什麼,並期望自己經常加以應對。

透過觀察鍛鍊想像力,常想接下來會怎麼樣?的習慣,想像力就會變得很豐富。

唯有經過徹底的想像,才能學會創造。imagination的盡頭,才會有creation

試著逆向思考:去想像最正面的說明,以及最負面的說明。或去想像用最少的語言,在數秒內說明,當然如果要以用盡所有語彙,花三小時的時間仔細說明。也可以站在頭號敵人的立場思考。

  • 溝通的方式
总是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来控制情绪。不忘感谢,正是变身幸福的重要方法。如果你真的想成功,就万万不能以不安和恐懼,引發他人的共鳴。必須要給人,和他一起工作,一定會成功的感覺。

如果對方沒有準備好要傾聽意見,則發出什麼樣的意見都不會有幫助的

拜託他人事情都時候,必須確實傳達我需要你的感覺,並徹底地讓對方知道。必須告訴他你的價值在這裡和這裡,找出連他本人都不知道的優點,正確地評價、理解,讓這種需要可以徹底地發揮效應。請託時,也要為對方著想,預先準備好讓對方可以從容拒絕的情境。

與他人的相處方式,是改善自身運勢的重要關鍵。自己的理念誠實、親切、面帶微笑

所謂的人脈,不是指數量,而是指更深一層的信賴關係。你有一個很棒的點子,想要興起一番新事業,資金卻無論如何都不夠。這個時候默默拿出錢出來的,不是朋友,而是信任你這個人的人。所以人脈的有無,取決於社會有多信任你
當作人脈一輩子交往的對象,只要有十個人就足夠了。真的人脈會介紹新朋友。

  • 時間管理
時間和金錢一樣,有著消費投資浪費等三個種類。

四種時間表,讓自己清楚意識時間的用途:今天、每週、每月、每季。最後還有一年。每一時間表都要寫成一個資訊卡,今天、每週都時間表如同代辦事項(Things to do);每月時間表則像是專案表、每季則像是企劃表。有期限的事情,一定要寫上截止日期。將應該做的、想做的事情全部列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藏在水鄉裡的中式庭園:小蓮莊

晚清首富劉鏞的私家花園

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

找到一篇多年前收集到的文章,為電視劇《包青天》之鍘美案編劇蔡文傑所寫,題目是“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這篇文章收錄在2005年10月10-12日在韓國舉辦的TV Drama Writers Conference of East Asia, 2nd Global Culture Industry Form里,活動邀請亞洲頂級編劇分享心得。 我在其中讀到兩點很有意義作分享。 蔡先生總結過往電視劇在中國社會的功能角色是“寓教於樂”。意思是將教育功能放在戲劇里面,戲好不好看無所謂,但教育功能不能沒有,歌功頌德不能沒有,而且必須謹守報喜不報憂的原則。而這對電視劇的功能定位卻傷害華文電視劇的娛樂性,雖然這是作者對當時台灣電視環境的感悟,但放在當前的中國大陸何嘗不是呢?另外,台灣創作者雖然不需要再面對官方的審查制度,但整體產業環境的蕭條與人才的流失,同樣對影視行業造成傷害。作為華語影視工作者的一員,我們也只能積極面對這些環境的挑戰,努力做出優秀的作品。 其次作者提出《包青天》成功的原因:給予編劇更多的創作自主權。他表示自己在《包青天》里爭取到相當的授權。“製作單位允許我在這部連續劇中可以自由發揮我的創作理念。這一個突破,這使得後來參與這部戲的編劇們在他們的創作領域中都能夠獲得相當的空間,得以自由的揮灑他們的編劇理念。”這也是我過去在從事製片人工作時會面對的問題,到底製片方、投資方對與劇本有多大的介入程度,這中間的平衡要如何拿捏?這可能要包含編劇對劇本的方向與創作信心是否足夠有關。總之製片人與編劇、導演的合作關係,永遠是一門藝術。

遙想"那些年"

剛看完今2011年台灣影壇的黑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女孩》,重新喚起青春的熱情。雖然在編導與製作上有一些小瑕疵,仍然不能掩蓋這部真摯的作品。影片內的故事與對白,某些層面幾乎是自己高中生活的翻版,使我產生很大的共鳴。這也是電影敘事最有魔力的地方,它讓觀眾對角色產生認同,因此也能貼近角色的喜怒哀樂。 我覺得影片最不同之處在於,導演/編劇九把刀對於故事的執著。他不把原著賣給其他的人,而是自己親手操刀,他所投入的精力是別人難以超越的,因為這是他的故事、他的青春。這樣的精神在商業化的電影圈是難能可貴的。對於故事的執著不代表創作者因該抗拒任何外部的意見與修改,因為九把刀是在暢銷小說的基礎下進行改編,他已能抓到觀眾要的是甚麼。 在九把刀的故事裡,對於長在台灣的孩子而言引發很大的共鳴。聯考壓力、友誼、兩性、甚至AV文化都讓我們心有戚戚焉。雖然有些橋段很戲劇化,但某種程度卻很寫實,例如對於未來的徬徨、兩性間的曖昧、成長的歷程。對我自己而言,從以前被人說過於幼稚到現在被人說太成熟,成熟到連朋友都向我抱怨,讓我去重新思考一些生命的議題。我必須要說,要像主角柯騰一樣保持"幼稚"在這個變形的社會下,已經非常的困難。但我相信這些赤子之心仍然保持在每個人心中,只是它要在特定的時空下才會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