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靚蓓
出版:典藏藝術家庭,2009
- 廖慶松的剪接理念
對我來說,剪接也是深度溝通,深到你連靈魂都得交付;我要與影片溝通,與導演溝通,與人員溝通...;溝通的基礎是感性,每個鏡頭導演在講什麼,你要能夠感同身受,只看到卻沒感覺,還是沒用。溝通之外,還得夠理性,你要去解析它,看到所有的優缺點;剪接或改動人家的電影時,若感性不夠,就是亂剪,那是用你的感性,很主觀的去剪他人的電影。如此一來,就會錯失原貌。
也許導演就是容器,我就像水,我要去適應他們給我的形式、給我的材料,某種程度我要去抓出外在的形式與內容精神,然後將之連結起來,讓“外在、內在”合而為一…所以我剪片子沒有我的標記,你看不到我,你看到的是導演,我認為有我的標記是我的失職。
我體悟到,剪接,其實是一種態度,歸結到最後,你要尊敬你所面對的客體,你要去傾聽,聽出它內在要說什麼,然後把它說出來。“片子是這樣,就讓它這樣,不要用個人的意志去改變它”
我很難相信,無法面對生活的人卻說你喜歡電影。生活比電影大,生活絕對是對電影創作的最大來源。
我覺得一個導演最可貴的能力,就是他對事情的胸懷,我覺得電影需要一種很深度溝通的能力...對我來講,不同的題材、形式,最後的境界就是人生觀,我覺得那才是導演最重要的...我看藝術大師的電影,動人處不在事件、觀點,而是胸懷,那種對人物的關照。
除了感性覺知、理性判斷外,剪接時,還要有經驗、技術去執行並改善很多事情。有感覺,給意見,但東西還是弄不出來,“就在於你是從自己的角度來看片子,而不是站在影片的角度來看”
還是要影片先引起人家的注意,注意到你的能力,你才能起得來。要讓人家注意到,不是因為商業,反而是因為影像的魅力。
一切順勢而為,不必強求,影展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它不失為一種影片出場的地方。
照片來源:https://nspp.mofa.gov.tw/nspp/news.php?post=115021&unit=411 莊坤儒 攝影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