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复眼的影像:我与黑泽明》:黑泽明电影剧作面面观



作者:桥本 忍
译者:张嫣雯
出版:中信出版社 2012

    这是有着“日本第一编剧”美名的桥本忍的创作回忆录,他与黑泽明导演合作的《罗生门》、《生之欲》、《七武士》成为世界电影的经典。本书最主要的目的是分享与黑泽明一同创作剧本的宝贵过程,以及创作心得,书名所谓的“复眼”的影像,即是作者推崇的剧本创作模式,既是经过编剧们从不同角度审视故事,以达到客观性与真实性。虽然剧本好也有可能会拍出劣质电影。但无论如何,劣质剧本拍不出好电影来。剧本写的有趣,电影就会拍的有趣。


  • 桥本忍对电影编剧的体会


电影是一种经过精心设计以飨观众的展示物,这种精心设计存在于剧本。

故事必需能用最精炼而又完整的话语表述。

关于剧本创作,桥本的“三分之一套路”体系:一次性不做作品整体的构成,只从头构思三分之一就开始写作剧本,及至写完再次构思接下来的三分之一,推进完成后再构思和书写最终的三分之一。简而言之就是以开始只规定大致的起承转合,故事分成三段逐步构成。

主题和故事密不可分,最好能把主题和故事作为一个概念来考虑。主题的特征是,能用很少的语言来表述。如果要用很多话,那就成了说明。我创作的作品,都设定了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主题。

剧本要没有水分,要让观众在极端紧张的氛围里把目光都聚焦在银幕上,所有的故事就要以真实性来推进。失去客观性,会让出场的人物陷入自我主张的泥潭,作品犯了自以为是的毛病,不能与观众产生交流,因此作者必需不时地站在客观的角度上推敲是否过头。

起承转合是旧有的剧本用语,代表:开头、展开、高潮、结束。

剧本写作的累积过程中,手艺不断精进,升华成了某种类似直觉和窍门的东西。。这不就是自然而然地拥有自己的“直尺”和“圆规”了吗?


  • 关于小说改编


剧本是“设计书”,小说是读物。

桥本忍的老师伊丹万作谈“改编”:无所谓原著的形态如何,要的只是它的鲜血。

大多数由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只有一部,只能对剧情大幅度削减,充其量只不过是原著的一种摘要。读过原著的人,对登场人物以及故事展开都不会陌生,他们不是在享受看电影的乐趣,而是借看电影重温原著的精彩。

改编长篇小说想要省略故事是不行的,应该确保原著故事的全部容量,并以原著的质感为基调,计算两小时单位的电影需要拍几部,有计划地去制作必要的数量。问题只在于剧本需要分割成几部。只要这个问题能拿捏准确,剧本的写作非常容易。


  • 黑泽明与剧本创作:


黑泽明为何与编剧一同创作:因为导演出身,如果创作剧本有力不能胜时,我会想要到拍摄现场去补救处理,不知不觉就会走剧本环节马虎潦草了。但与编剧在一起工作无法偷工减料,能创造出完成度高的作品。


黑泽明初期的剧本创作方法为“编剧先行”:由编剧一马当先,创作第一稿乃至第二稿的草案(是诸多事项讨论和判断的素材而已),推敲修改后在定稿的时候进行同一场的竞笔,从中选择,去芜存菁,乃成剧本。经过复眼审视的具有极高完成度的剧本不仅少有漏洞弱点,内容充实丰厚,笔调也颇为新颖,犹如混声合唱(作品如《罗生门》、《七武士》)。创作团队需要有同样高水准的三四位编剧。

后期剧本创作改为“一枪定稿式”:直接聚集编剧们集中进行讨论,从最一开始进入定稿的创作。例如《乱》、《影武者》剧本是这模式的产物,欠缺多名编剧审视同一场戏的复眼(客观性)把握,剧情牵强,流于主观,是失败之作。

创作形式的改变,主要是黑泽明从匠人到艺术家的转变,归根结底是他追求着作品多样性带来的结果。

黑泽明:第一稿不用写的太精巧,把必要的东西列出来就好。黑泽明在创作剧本中的最大特点是,他在不能马虎的地方坚决不马虎,超越常人想象地愿意不惜一切努力的一个人。如对人物进行深度刻画,对人物特质仔细描绘,演员才能通过揣摩和努力体现出演技。

带领编剧团队的技巧:要让这群家伙好好干活,有时候要写出比他们更精巧的桥段来刺激他们。他们会大惊失色,怒不可遏,就会像救火队一样奋力拼搏。

用电影来进行说教,观众是不会买账的,这是黑泽的电影信条之一。

合作剧本的特点是不太容易诞生杰作、名作,但也不会有拙劣之作、失败之作。因为在多名编剧的重重把关下,故事不易出现错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藏在水鄉裡的中式庭園:小蓮莊

晚清首富劉鏞的私家花園

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

找到一篇多年前收集到的文章,為電視劇《包青天》之鍘美案編劇蔡文傑所寫,題目是“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這篇文章收錄在2005年10月10-12日在韓國舉辦的TV Drama Writers Conference of East Asia, 2nd Global Culture Industry Form里,活動邀請亞洲頂級編劇分享心得。 我在其中讀到兩點很有意義作分享。 蔡先生總結過往電視劇在中國社會的功能角色是“寓教於樂”。意思是將教育功能放在戲劇里面,戲好不好看無所謂,但教育功能不能沒有,歌功頌德不能沒有,而且必須謹守報喜不報憂的原則。而這對電視劇的功能定位卻傷害華文電視劇的娛樂性,雖然這是作者對當時台灣電視環境的感悟,但放在當前的中國大陸何嘗不是呢?另外,台灣創作者雖然不需要再面對官方的審查制度,但整體產業環境的蕭條與人才的流失,同樣對影視行業造成傷害。作為華語影視工作者的一員,我們也只能積極面對這些環境的挑戰,努力做出優秀的作品。 其次作者提出《包青天》成功的原因:給予編劇更多的創作自主權。他表示自己在《包青天》里爭取到相當的授權。“製作單位允許我在這部連續劇中可以自由發揮我的創作理念。這一個突破,這使得後來參與這部戲的編劇們在他們的創作領域中都能夠獲得相當的空間,得以自由的揮灑他們的編劇理念。”這也是我過去在從事製片人工作時會面對的問題,到底製片方、投資方對與劇本有多大的介入程度,這中間的平衡要如何拿捏?這可能要包含編劇對劇本的方向與創作信心是否足夠有關。總之製片人與編劇、導演的合作關係,永遠是一門藝術。

遙想"那些年"

剛看完今2011年台灣影壇的黑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女孩》,重新喚起青春的熱情。雖然在編導與製作上有一些小瑕疵,仍然不能掩蓋這部真摯的作品。影片內的故事與對白,某些層面幾乎是自己高中生活的翻版,使我產生很大的共鳴。這也是電影敘事最有魔力的地方,它讓觀眾對角色產生認同,因此也能貼近角色的喜怒哀樂。 我覺得影片最不同之處在於,導演/編劇九把刀對於故事的執著。他不把原著賣給其他的人,而是自己親手操刀,他所投入的精力是別人難以超越的,因為這是他的故事、他的青春。這樣的精神在商業化的電影圈是難能可貴的。對於故事的執著不代表創作者因該抗拒任何外部的意見與修改,因為九把刀是在暢銷小說的基礎下進行改編,他已能抓到觀眾要的是甚麼。 在九把刀的故事裡,對於長在台灣的孩子而言引發很大的共鳴。聯考壓力、友誼、兩性、甚至AV文化都讓我們心有戚戚焉。雖然有些橋段很戲劇化,但某種程度卻很寫實,例如對於未來的徬徨、兩性間的曖昧、成長的歷程。對我自己而言,從以前被人說過於幼稚到現在被人說太成熟,成熟到連朋友都向我抱怨,讓我去重新思考一些生命的議題。我必須要說,要像主角柯騰一樣保持"幼稚"在這個變形的社會下,已經非常的困難。但我相信這些赤子之心仍然保持在每個人心中,只是它要在特定的時空下才會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