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電影美術的表與裏 Becoming an art department crew

电影美术表与里
Becoming an art department crew

作者:赤塚佳仁
出版:创意市集(台北市,2017



电影美术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本书给了全面的介绍,透过访谈一系列台湾电影美术从业人员,从艺术总监、陈设师、美术制片、概念设计师、道具师、质感师,以及作者本身的从业经验,把整个电影美术的世界体现出来;再加上访问魏德圣、蔡岳勋等导演,使读者有更多的面向了解电影美术工作的本质。另外,本书也是了解台湾电影美术工作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中影片厂时代到新电影,《海角七号》后国片的复苏,带动《赛德克巴莱》史诗大片,以及近年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露西》、《沉默》等一系列国际合拍片。本书另一实用的目的则是,让对电影美术感兴趣的人,能了解具体工作的内容与方法,如同本书的英文书名:Becoming an art department crew。人们说电影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体现在电影艺术领域是在恰当不过了,我们能从书中体会出电影艺术的匠人、职人的精神。


黄文英:艺术总监
在美国的成长跟培训教育过程,无论你是场景设计,或是服装设计,都是不要台出风头的。不管在剧场还是电视电影,过度设计其实都是失败的,这给我一些启发,也慢慢培养出一种不要太放、不要抢戏的原则。

创作需要大量的去阅读跟收集资料,然后内化,才能够去再创造一种新的风格出来,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风格,都是来自与生活的。

黄美清:艺术总监
电影就像是一个梦,建构整体影像美学便是形塑这个梦的存在方式,也呈现出梦与真实人生的关系。
我总是参考摄影照片多过电影资料,照片中传达第一手的讯息,许多概念发想便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而尤其对于陈设工作有很大帮助。

李天爵:艺术总监
有一个应该要贯彻的作业,就是分析剧本、找出剧本的核心概念,让场景空间的呈现立基在导演或是原创者想要表达的理念或价值观上。

郭志达:艺术总监
摄影就是导演的眼,美术是导演的手,两者之间要配合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王誌成:艺术总监
但是自我反省,会觉得整支片子就是美术相当抢眼,应该是导演的技巧、演员的走位、美术的设计等东西加起来才叫电影,只要有一个面向太过头了,就会觉得怪怪的,我对《青田街一号》就有这种感觉。

蔡珮玲:艺术总监
工作的原则:绝对是故事、演员为第一。我认为美术是这空间里衬托故事,并不是要在那张牙舞爪地说话,这是我在工作中最有趣也最重要的。

赤塚:
概念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实际的预算和搭建工程等等才行。
如果把美术总监比喻为建筑师的话,那陈设师就是装潢的部分。陈设师的职责就是要把家具、壁纸、窗帘、灯具等等,几乎所以画面上的东西都找齐,然后再适当地放进场景里。

日本导演是用同样的行事风格,向工作人员们征询意见,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说到做到,为自己的发言负责。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减少失误,也因为有意见上的交流,能够尽可能地解决拍摄上各式各样的困难。

加入《黑雨》我学到的哲学是“一部要被全世界看到的电影,用个人狭隘的思想去判断是行不通的。无论是日本传统也好、认知也好,都要往市场靠拢调整才行。”

王童(导演):厉害的美术是可以帮忙导演在空间里面说重要的故事,绝对不只是做的“很好看”而已。

魏德圣(导演):“你要做什么作品”而不是“你要在什么位置”,达到那个位置不难,难的是你在那个位置,你要做什么?你是迷恋一个职位称号?还是迷恋一个好的作品?

苏照彬(导演):从监制的身份来看,的确会感到工作人员变多了,不过想控制时间与品质的话,人力的扩编确实也有必要。

我发现各个美术指导对剧本的了解都不太一样,因为通常剧本不只有表面一层的意义,还有些蕴含在底层的东西,有些人可以注意到这底层的含义,那么讨论时就会有所收获。

崔震东(导演):美术几乎跟剧本一样重要的。美术就是一翻两瞪眼,成不成立?有没有说服力?一刹那之间马上就知道。

李坤龙:特殊道具制作大师
在龙哥的工厂中,从搭建、质感涂装、道具到特殊道具都是统合管理,在劳动力上完全不会出现一丝一毫的浪费。对外的分组分工都是很清楚,但是当某一组比较有空闲的时候,一定会去支援比较忙碌的部门。
所谓的专业,指的不就是这样的工作态度?但是反过来,当这些专业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真的做不到的时候,导演也是二话不说就相信他们,转头改变自己的方案。所谓的互相尊重,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

张简廉弘:制景统筹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到制片很愿意花钱在机具上面,所成就的那种效率,才发现除了人力的配置,还应该要多机具辅助、帮忙做事。高空作业车、堆高机、剪刀车等等都是拍大型片子时应该配置的机具。
除了器材外,要有完整的图,我们便不需要用经验去解决其中不足的地方,对于整个案子的执行度也比较好。

陈辛发:质感师

马丁史柯西斯的《沉默》,他们的艺术总监都会要求我跟着他们排练剧本,认为我们应该了解整部戏剧主轴在哪里,我才会更清楚那个地方是我必需用力把它做到最完美。一个场景这么大,有些地方或许不必要非常精细,你根本不必要浪费那么多时间在哪。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藏在水鄉裡的中式庭園:小蓮莊

晚清首富劉鏞的私家花園

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

找到一篇多年前收集到的文章,為電視劇《包青天》之鍘美案編劇蔡文傑所寫,題目是“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這篇文章收錄在2005年10月10-12日在韓國舉辦的TV Drama Writers Conference of East Asia, 2nd Global Culture Industry Form里,活動邀請亞洲頂級編劇分享心得。 我在其中讀到兩點很有意義作分享。 蔡先生總結過往電視劇在中國社會的功能角色是“寓教於樂”。意思是將教育功能放在戲劇里面,戲好不好看無所謂,但教育功能不能沒有,歌功頌德不能沒有,而且必須謹守報喜不報憂的原則。而這對電視劇的功能定位卻傷害華文電視劇的娛樂性,雖然這是作者對當時台灣電視環境的感悟,但放在當前的中國大陸何嘗不是呢?另外,台灣創作者雖然不需要再面對官方的審查制度,但整體產業環境的蕭條與人才的流失,同樣對影視行業造成傷害。作為華語影視工作者的一員,我們也只能積極面對這些環境的挑戰,努力做出優秀的作品。 其次作者提出《包青天》成功的原因:給予編劇更多的創作自主權。他表示自己在《包青天》里爭取到相當的授權。“製作單位允許我在這部連續劇中可以自由發揮我的創作理念。這一個突破,這使得後來參與這部戲的編劇們在他們的創作領域中都能夠獲得相當的空間,得以自由的揮灑他們的編劇理念。”這也是我過去在從事製片人工作時會面對的問題,到底製片方、投資方對與劇本有多大的介入程度,這中間的平衡要如何拿捏?這可能要包含編劇對劇本的方向與創作信心是否足夠有關。總之製片人與編劇、導演的合作關係,永遠是一門藝術。

遙想"那些年"

剛看完今2011年台灣影壇的黑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女孩》,重新喚起青春的熱情。雖然在編導與製作上有一些小瑕疵,仍然不能掩蓋這部真摯的作品。影片內的故事與對白,某些層面幾乎是自己高中生活的翻版,使我產生很大的共鳴。這也是電影敘事最有魔力的地方,它讓觀眾對角色產生認同,因此也能貼近角色的喜怒哀樂。 我覺得影片最不同之處在於,導演/編劇九把刀對於故事的執著。他不把原著賣給其他的人,而是自己親手操刀,他所投入的精力是別人難以超越的,因為這是他的故事、他的青春。這樣的精神在商業化的電影圈是難能可貴的。對於故事的執著不代表創作者因該抗拒任何外部的意見與修改,因為九把刀是在暢銷小說的基礎下進行改編,他已能抓到觀眾要的是甚麼。 在九把刀的故事裡,對於長在台灣的孩子而言引發很大的共鳴。聯考壓力、友誼、兩性、甚至AV文化都讓我們心有戚戚焉。雖然有些橋段很戲劇化,但某種程度卻很寫實,例如對於未來的徬徨、兩性間的曖昧、成長的歷程。對我自己而言,從以前被人說過於幼稚到現在被人說太成熟,成熟到連朋友都向我抱怨,讓我去重新思考一些生命的議題。我必須要說,要像主角柯騰一樣保持"幼稚"在這個變形的社會下,已經非常的困難。但我相信這些赤子之心仍然保持在每個人心中,只是它要在特定的時空下才會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