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可辛 自己的路


       陳可辛是華語影壇值得注目的電影工作者,他的創作態度認真、前製企劃務實,有好萊塢製片家的風範。吸收香港電影圈的養份長大,陳可辛秉持著「電影為市場服務」的理念,對於故事十分執著,甚至達到龜毛、神經質的境界。他的電影是商業體制下的產物,但又別具質感與新意,例如《如果‧愛》大膽嘗試歌舞片、《武俠》以醫療科學與推理等元素重新包裝武打片。他在尋求商業與藝術平衡的同時,又要達到創新,是難能可貴的,也因此他的新作品讓人引頸期盼。


        36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陳可辛被選為焦點影人,主辦單位與三聯書店共同出版了《陳可辛 自己的路》,回顧他精彩的創作旅程。身兼導演與監製的陳可辛,以《投名狀》揚名海內外。早年發跡於香港、執導完《甜蜜蜜》後於好萊塢短暫地工作、之後返回香港推展泛亞洲電影、目前則以中國大陸作為發展基地,他的創作路程在所有華語導演當中是與眾不同的。
 

     《陳可辛 自己的路》的編排結構分成三大部份,分別是訪問、評論、作品簡介。其中訪問部份依照陳可新的職涯發展分成香港UFO、泛亞洲及北上神州三大階段。訪問對象是陳可辛電影的製作團隊,例如監製許月珍、編劇林愛華、美術指導奚仲文、演員金城武等;此外也包含他身旁的貴人,例如影響其最深的父親陳銅民、亦師亦友的曾志偉、最重要的女人吳君如。每一階段陳可辛也回顧自己的所得所失。這些訪問讓外界有機會走進陳可辛的創作現場,同時也把陳可辛的性格與特質刻畫出來。尤其是對於創作的執著。影迷可以從書中讀到他一路走來的辛酸與喝采,成功與挫敗,以及他的創作世界。



第一版的特殊裝定
       

        在創作上陳可辛注重題材的創新。監製鍾珍表示,當初拍攝《風塵三俠》時,就是為了反抗市場上充斥大量古裝片,因此他堅持拍時裝片。曾志偉指出陳可辛帶領Applause拍泛亞洲電影是因為這是業界從未做過的事情。此外對於劇本陳可辛也不馬虎,他透露劇本必須反覆推敲,有時即便當天演員通告已經敲定,但是劇本內容還未完善,也不願開拍。參與過電影宣傳的張倩華表示,陳可辛喜歡不斷與人討論,激盪出新的創意。



        本書最難仍可貴的是訪問到影響陳可辛走入電影之人,也就是他的父親陳銅民。曾是長城、鳳凰、國泰片廠的編劇、邵氏宣傳部副主任、最後成為獨立製片人與導演,陳銅民坦然地分享自己挫敗的經驗並且向兒子提出衷告:「電影是一條生與死的不歸路,不是成功,就是失敗。」希望兒子知難而退,然而,陳可辛非但沒離開,反而在電影界開創一條自己的路,期間雖然創下不少佳績,但也遇到不少挫折,這讓父親頗為不捨。有趣的是,本書首次揭露陳可辛的童年、青少年生活,讓讀者更瞭解他的成長過程。








陳可辛的親筆簽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藏在水鄉裡的中式庭園:小蓮莊

晚清首富劉鏞的私家花園

遙想"那些年"

剛看完今2011年台灣影壇的黑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女孩》,重新喚起青春的熱情。雖然在編導與製作上有一些小瑕疵,仍然不能掩蓋這部真摯的作品。影片內的故事與對白,某些層面幾乎是自己高中生活的翻版,使我產生很大的共鳴。這也是電影敘事最有魔力的地方,它讓觀眾對角色產生認同,因此也能貼近角色的喜怒哀樂。 我覺得影片最不同之處在於,導演/編劇九把刀對於故事的執著。他不把原著賣給其他的人,而是自己親手操刀,他所投入的精力是別人難以超越的,因為這是他的故事、他的青春。這樣的精神在商業化的電影圈是難能可貴的。對於故事的執著不代表創作者因該抗拒任何外部的意見與修改,因為九把刀是在暢銷小說的基礎下進行改編,他已能抓到觀眾要的是甚麼。 在九把刀的故事裡,對於長在台灣的孩子而言引發很大的共鳴。聯考壓力、友誼、兩性、甚至AV文化都讓我們心有戚戚焉。雖然有些橋段很戲劇化,但某種程度卻很寫實,例如對於未來的徬徨、兩性間的曖昧、成長的歷程。對我自己而言,從以前被人說過於幼稚到現在被人說太成熟,成熟到連朋友都向我抱怨,讓我去重新思考一些生命的議題。我必須要說,要像主角柯騰一樣保持"幼稚"在這個變形的社會下,已經非常的困難。但我相信這些赤子之心仍然保持在每個人心中,只是它要在特定的時空下才會顯現出來。

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

找到一篇多年前收集到的文章,為電視劇《包青天》之鍘美案編劇蔡文傑所寫,題目是“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這篇文章收錄在2005年10月10-12日在韓國舉辦的TV Drama Writers Conference of East Asia, 2nd Global Culture Industry Form里,活動邀請亞洲頂級編劇分享心得。 我在其中讀到兩點很有意義作分享。 蔡先生總結過往電視劇在中國社會的功能角色是“寓教於樂”。意思是將教育功能放在戲劇里面,戲好不好看無所謂,但教育功能不能沒有,歌功頌德不能沒有,而且必須謹守報喜不報憂的原則。而這對電視劇的功能定位卻傷害華文電視劇的娛樂性,雖然這是作者對當時台灣電視環境的感悟,但放在當前的中國大陸何嘗不是呢?另外,台灣創作者雖然不需要再面對官方的審查制度,但整體產業環境的蕭條與人才的流失,同樣對影視行業造成傷害。作為華語影視工作者的一員,我們也只能積極面對這些環境的挑戰,努力做出優秀的作品。 其次作者提出《包青天》成功的原因:給予編劇更多的創作自主權。他表示自己在《包青天》里爭取到相當的授權。“製作單位允許我在這部連續劇中可以自由發揮我的創作理念。這一個突破,這使得後來參與這部戲的編劇們在他們的創作領域中都能夠獲得相當的空間,得以自由的揮灑他們的編劇理念。”這也是我過去在從事製片人工作時會面對的問題,到底製片方、投資方對與劇本有多大的介入程度,這中間的平衡要如何拿捏?這可能要包含編劇對劇本的方向與創作信心是否足夠有關。總之製片人與編劇、導演的合作關係,永遠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