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為何大公司都容易做出爛片?


在商業電影的世界裡,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往往是相當可觀,往往需要向多個投資方共同融資,才有辦法支撐出一個項目。然而,具有資金實力的公司能單獨投資電影的公司,卻時常作不出好的電影,這裡指的好電影是,指票房獲利及口碑上不至於太差的電影。這些有資本實力的公司往往面臨爛片出品的宿命,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詛咒?




首先,我們必須思考商業電影的本質是一個文化商品,它的製作過程算需要創意的投入,需要人進行創意勞動,完成作品之後再投入市場回收成本。這個創制的過程是可以用資本去堆積,但是出來的成品卻無法與好電影或營收畫上等號。其實,電影行業里一直不缺乏新進者,如網路平台業者、科技業、房地產公司、投資公司,夾帶大量的資本與資源投入,希望改變電影行業的遊戲規則。然而,這些公司大部分的結果都是認賠殺出。


這些新進的影視公司的經營思維上普遍比較急功近利,看好行業的紅利,希望短期就能獲利,然而卻缺乏從對電影行業本質的瞭解及永續經營的理念。他們更傾向投資滿足大眾口味的電影。例如在決定一個項目的主演人選時,不是根據演員是否合適於劇本,而是演員是否具有一定的話題度(流量)。製作一部讓所有觀眾都喜歡的電影,這樣的決策思維往往是個甜蜜的陷阱,讓擁抱商業邏輯的公司時常血本無歸。這類的公司過多從市場層面來算計電影,而沒有回歸電影是文化商品的本質,聰明反被聰明誤。更直觀的說,這類影視公司更像是投資公司的思維,缺乏自己開發項目的能力及果決判斷與執行力,更多是依賴公司外部的項目,寧願加碼投資在看似安全的項目上,也不願意冒險,用較低的成本自主開發。就算項目最後賣座,由於溢價投資及份額受限,獲利空間也不高。事實上,大部分的投資風險都轉嫁到外部參投的公司了。因為,不論在何種市場上,優質的項目本來就是稀缺資源,穩賺不賠的項目往往也不會輕易流入到外部投資公司的手上,會向外融資的項目可能項目的風險性就不低,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也告訴我們若僅僅從商業邏輯來經營影視文創公司是相當危險的。


這類影視公司內部也時常反思這樣的問題,他們常討論是否要採取製片人中心製作為解決方案,以製片人來推動電影項目的決策與運作,做到充分的授權與充分負責。然而,在公司機制裡,要達成這樣的運作面臨不少的問題,首先有充足經驗的製片人不會想在這樣的企業打工,所以這類公司無法招到合適的人才;其次,就大公司而言也不願意授權給經驗尚淺,但具有潛力與審美的製片人,因此這成為一個矛盾的困局。然而,若是企業無法培育出自己信任的製片人才,單靠外部吸納有經驗的製片人,也不是長久之際,畢竟大牌製片人的人事成本高,雙方是否有足夠的信任度,是否會親手深度參與項目、是有黑箱操作等等問題。


另外,也要談到組織內部的問題,曾經有人說一個電影公司的最高領導者,就是這家公司風格的縮影。公司的領導人是否有佈局的遠見、有自己的電影品味與專業度來領導整個公司,包含旗下的製片人、宣發部門、運營等。在過去中國電影集團的韓三平、香港邵氏片廠的邵逸夫,或日本電影黃金年代下的許多片廠,領導者都是電影人出身,他們對於電影具有判斷的能力。反之,若是公司領導人對電影行業的本質認識不深,就很有可能無法駕馭公司這部大機器。除了領導人外,公司內部任職的製片人或高中管也十分重要,但他們在大企業複雜的環境下,往往不願意對項目表達內心真實的態度。深怕要負起項目成敗的責任,最終丟掉自己的工作,最好的策略是每個項目都不看好,每個項目都差不多,他們會說「這個劇本的好壞,我不知道」、「這個題材,我不看好」。然而,要做一部電影很重要的是決策判斷,公司的領導者與高管可以判斷錯誤,但不可以沒有判斷。


因此,電影的判斷權交給誰,變得十分重要的。我們發現在大企業裡,缺乏判斷機制,要不流於民主表決;要不領導的專業度不足;要不中層員工沒有判斷權;或是企業內部人事變動與辦公室政治,導致有決策建議權的高管不敢說出內心真實的聲音。都是導致大公司無法做出好電影的內部原因。我想若是給予中層員工更多的授權,讓他們負起更多的責任,同時也給予適度失敗的空間,相信他們會更努力,甚至把非首選的決策努力作到最好。


在沒有判斷機制的企業環境下,公司領導對於一個項目是否開綠燈,就變成需要滿足許多外部的條件,例如需要有大明星與監製這個項目才能開拍。明星與監製對電影而言不是不重要,但當這些元素成為項目開拍與否的唯一指標就會有問題,而大公司往往過於依賴這些外部元素。諷刺的是,也曾發生大明星與監製坐領高薪卻不見的對項目起實際的作用,僅剩對外宣傳的價值。更讓這種決策的方式危機四伏。


當然,一個項目的成敗除了公司決策外,也需要主創編導的實力與才華的加持。個人認為在考慮到電影行業的特性,在中小成本的預算下,一个项目可以完全授權給有實力的導演或監製來全權負責,而公司內部的製片人則充分做到監督與協助的功用。就以希區柯克為例,他與派拉蒙的合作中,預算300萬美金以下的項目,希區柯克有項目全權的決定權,這讓創作者能對題材、演員、劇本、宣發等環節作決定並且承擔相應的責任。全權授權、全權負責的運作機制,也讓希區柯克拍攝出經典又賣座的《驚魂記》,當然擁有話語權是已經具有票房佳績的希區柯克。




這種以主創為核心的電影運營方式,是把更多的主控權交到創作者的手裡,這樣更能符合編導的創作心態:優先創作自己感興趣的題材,之後再思考如何將自己的作品從市場上獲利。這個觀點對於知名導演是絕對不會構成問題的,但對於剛出道的新銳導演而言,就缺乏說這種話的說服力。電影畢竟不是文學,它是需要團隊協作與高昂的製作預算,因此在資金尚未到位下,一個項目的劇本質量就成為能否獲得投資方、大牌演員、監制青睞的關鍵。因此手中的劇本是否具有打動讀者的能力,就影響這個劇本被拍出的機會。行業裡流傳著,沒有被拍出的劇本,是沒有價值的。劇本不能淪為編導自High的作品,因此題材是否有市場、是否有足夠的編劇技巧的把情節設計交織,把腦海中的畫面轉換成可讀性高的文字,並且能將故事的情感傳遞給讀者變得十分重要。我想這是新銳編導可以努力的方向。


那些只有資本的公司要如何擺脫爛片出品的宿命呢?我想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因此除了與一線主創共同合作外,還必須利用自己資源的優勢,培育出自己的項目開發與創作團隊的「農場體系」,如同職棒聯盟,每個球隊都有育成選手的農場系統,如二軍,因此隨時有優秀的二軍潛力新秀等著替補一軍團隊,他們的運營成本又遠遠低於向外部挖掘優秀的主創團隊。大公司要在市場上成功,可以透過經營自己的農場體系,發掘培育優秀的年輕編導新秀與有潛力的項目。大公司比一般的公司口袋深,可以有多耐心、冒更大的風險,他們的資源可以幫助電影產業化與良性發展,做出貢獻。


更新:2021/3/15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韓國導演/編劇:吳勝旭的創作分享

《無賴漢》(2015)電影海報。 吳勝旭電影作品:《八月照相館》(編劇)、《無賴漢》 在創作的過程當中,身為編劇與導演的他,還是要面臨說服大公司投資電影的事宜,許多故事甚至開發超過 15 年。而他的前幾部作品,都是先從確認了男主演才開始的。 他也從過去失敗的例子中,發現電影劇本最好從一位核心人物展開。 針對電影《無賴漢》的創作發想是,他在思考酒店裡的小姐(媽媽桑)人老珠黃後會如何。另外他也發現,黑幫裡的陽剛性的男子,在遇到這些具有江湖氣息的媽媽桑時,竟然會對這些女性產生些微的尊敬以及愧疚感。 在寫作《無賴漢》劇本時,他是先想到結尾,一個女人跑去跟男人擁抱,但事實上女人拿著一把刀捅在男人身上。 至於吳導演的劇本創作,十分重視田野調查,例如對生活的觀察、人物的採訪、文獻的調查等等,他曾為了寫關於黑幫的故事,而去擔任大哥旁的小弟一個月的時間,但他也提及這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如果有人學習他的做法需要很謹慎。另外,為獲得創作靈感,他常跟美術指導一同去勘景,實際到場景裡走位,去感受角色的感覺。他必須經過很仔細的蒐集資料後,才能寫本子。關於所收集到的各種資料要如何篩選,他認為有用的資料必須要與故事主題有關。 吳導演的劇本以細膩著稱,他舉《無賴漢》裡的兩場戲為例,他曾觀察到媽媽桑手臂上有香煙燙傷到疤痕,因此他會請訪問對方,這其中的緣由。其次是,他曾在全是男人的餐廳裡,看到一位穿著傳統韓服的酒店從業人員,在發送宣傳品,他認為這是很有故事性的。曾經投資方希望剪掉這場戲,但是導演還是堅持留下。導演認為這些細節,尤其是藏在人性陰影裡或內心深處的東西是非常迷人的。最後將這些細節寫進劇本裡,讓電影更加豐富。 吳導演說在寫劇本上,他曾向李滄東導演學習,尤其是他在特定場景裡,寫與人物之間的關係。例如,一位婦女在街上請求丈夫別離開,婦女追到連鞋子都跑掉了。 關於劇本創作上,他還是會在心中透過三幕劇的結構來寫,他也會透過很多好的橋段來豐富三幕劇的故事。甚至他也會對三幕劇結構進行創新,例如在第三幕後面,再加上一幕。他認為三幕結尾後,人物的情感才開始延展開來。 在人物刻畫上,他的風格是留有很多的想像空間,因為導演認為人性本來就是難以捉摸的,這是他對人的看法。 雖然《無賴漢》看似為一部警匪黑幫片,但他認為類型只是

藏在水鄉裡的中式庭園:小蓮莊

晚清首富劉鏞的私家花園

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

找到一篇多年前收集到的文章,為電視劇《包青天》之鍘美案編劇蔡文傑所寫,題目是“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這篇文章收錄在2005年10月10-12日在韓國舉辦的TV Drama Writers Conference of East Asia, 2nd Global Culture Industry Form里,活動邀請亞洲頂級編劇分享心得。 我在其中讀到兩點很有意義作分享。 蔡先生總結過往電視劇在中國社會的功能角色是“寓教於樂”。意思是將教育功能放在戲劇里面,戲好不好看無所謂,但教育功能不能沒有,歌功頌德不能沒有,而且必須謹守報喜不報憂的原則。而這對電視劇的功能定位卻傷害華文電視劇的娛樂性,雖然這是作者對當時台灣電視環境的感悟,但放在當前的中國大陸何嘗不是呢?另外,台灣創作者雖然不需要再面對官方的審查制度,但整體產業環境的蕭條與人才的流失,同樣對影視行業造成傷害。作為華語影視工作者的一員,我們也只能積極面對這些環境的挑戰,努力做出優秀的作品。 其次作者提出《包青天》成功的原因:給予編劇更多的創作自主權。他表示自己在《包青天》里爭取到相當的授權。“製作單位允許我在這部連續劇中可以自由發揮我的創作理念。這一個突破,這使得後來參與這部戲的編劇們在他們的創作領域中都能夠獲得相當的空間,得以自由的揮灑他們的編劇理念。”這也是我過去在從事製片人工作時會面對的問題,到底製片方、投資方對與劇本有多大的介入程度,這中間的平衡要如何拿捏?這可能要包含編劇對劇本的方向與創作信心是否足夠有關。總之製片人與編劇、導演的合作關係,永遠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