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焦點影人:韋家輝》


出版: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2011
116頁(中英文對照)


現在我會先問掌握了甚麼資源,然後因應去構造電影世界,而非一開始就要求有個西部世界,然後去搭景。

飛紙仔的創作方式,其實早於《大時代》那時開始。當看到自己寫的東西變成畫面,那些畫面會反過來刺激你下一步的靈感。我覺得這樣的創作很有生命力。

演員告訴你他們有甚麼特質,才會想到該讓他們演什麼,鄭秀文就是這類例子。

  • 杜琪峰:我做監製時堅持原創,無論導演有甚麼看法,都應該讓他發揮。

銀河映像的製作模式:
       韋生構思故事,多數需要好幾個人在身旁,像游乃海主要負責執筆,其他年輕一點的編劇就做資料搜集,而韋生就跟他們一起腦震盪,引導他們思考,這跟電視台的編劇制度相似。一般電影編劇分兩種,一種由導演帶領一班人構思故事,另一種編劇自己寫完後拿出來。韋生的方法類近集體創作,主導的是他,(劇本)結構作決定的也是他。

  • 司徒錦源(編劇)談韋家輝:唯一宣導的是對創作的投入精神。韋生常說:(創作)方法只有一個,不停地想,就會想到。

韋生經常說,你遇到阻滯時,人物會引導你走:是人物先行,不是橋段,要先由人出發。《神探》中有青雲,都是因為先有人物,人物會帶動整部戲。有時候我們會問:是不是應該先想這部戲說什麼?他說不用,你想到人,自然就知道要說什麼,大前提是要全情投入。

韋生很喜歡從人物的精神狀態去構思,所有事情都是來自人物怎麼想,他喜歡將人性推到最盡,貪要貪到盡,賤要賤到盡,歪理要更歪理。

我們有時會將事情反過來想,就能翻出新意,這也是偷用他的方法。

韋生開會喜歡設下一個難題,然後想怎樣解決。他的道理很簡單:容易解決的問題,有什麼好看?...無論你想的多刁鑽,過程要合乎邏輯兼且好看,是需要長時間很痛苦去做。基本上要量力而為,寫你認為最好看的東西,然後集中精神去做這事。


  • 游乃海(編劇)談韋家輝:一段對白,那個位置停頓,效果都不一樣。每件事情他都會想:不選擇AB,可不可以CDA見過,B較少見,C未見過,但代表好嗎?會否D未見過之餘,同時亦好看呢?他不會輕易認為眼前的就是最好。

他最大的考慮是好不好看。他會通盤考慮,不會遺漏邏輯、情節或人物關係。

當一個情節很好看但不合邏輯,就把它扭到合邏輯為止。

  • 劉青雲談韋家輝與銀河映像

韋家輝常強調電影有自己生命,依我理解,是故事一旦開展,自己便會不斷成長,並且朝某方向發展。
他們的合作,往往是韋家輝構思劇本,杜琪峰執行。這很有趣,當一方提出構思後,便交另一方執行,而後者又用自己的方法詮釋前者的構思,然後再交第三者即我去演。杜琪峰一向任由我演,我便用自己的角度來演,最後給韋家輝看,他再根據我的演繹,衍生或修改劇本的構思,彼此就是這樣來來回回地互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藏在水鄉裡的中式庭園:小蓮莊

晚清首富劉鏞的私家花園

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

找到一篇多年前收集到的文章,為電視劇《包青天》之鍘美案編劇蔡文傑所寫,題目是“從《包青天》看台灣電視劇的演變”。這篇文章收錄在2005年10月10-12日在韓國舉辦的TV Drama Writers Conference of East Asia, 2nd Global Culture Industry Form里,活動邀請亞洲頂級編劇分享心得。 我在其中讀到兩點很有意義作分享。 蔡先生總結過往電視劇在中國社會的功能角色是“寓教於樂”。意思是將教育功能放在戲劇里面,戲好不好看無所謂,但教育功能不能沒有,歌功頌德不能沒有,而且必須謹守報喜不報憂的原則。而這對電視劇的功能定位卻傷害華文電視劇的娛樂性,雖然這是作者對當時台灣電視環境的感悟,但放在當前的中國大陸何嘗不是呢?另外,台灣創作者雖然不需要再面對官方的審查制度,但整體產業環境的蕭條與人才的流失,同樣對影視行業造成傷害。作為華語影視工作者的一員,我們也只能積極面對這些環境的挑戰,努力做出優秀的作品。 其次作者提出《包青天》成功的原因:給予編劇更多的創作自主權。他表示自己在《包青天》里爭取到相當的授權。“製作單位允許我在這部連續劇中可以自由發揮我的創作理念。這一個突破,這使得後來參與這部戲的編劇們在他們的創作領域中都能夠獲得相當的空間,得以自由的揮灑他們的編劇理念。”這也是我過去在從事製片人工作時會面對的問題,到底製片方、投資方對與劇本有多大的介入程度,這中間的平衡要如何拿捏?這可能要包含編劇對劇本的方向與創作信心是否足夠有關。總之製片人與編劇、導演的合作關係,永遠是一門藝術。

遙想"那些年"

剛看完今2011年台灣影壇的黑馬《那些年,我們一起追女孩》,重新喚起青春的熱情。雖然在編導與製作上有一些小瑕疵,仍然不能掩蓋這部真摯的作品。影片內的故事與對白,某些層面幾乎是自己高中生活的翻版,使我產生很大的共鳴。這也是電影敘事最有魔力的地方,它讓觀眾對角色產生認同,因此也能貼近角色的喜怒哀樂。 我覺得影片最不同之處在於,導演/編劇九把刀對於故事的執著。他不把原著賣給其他的人,而是自己親手操刀,他所投入的精力是別人難以超越的,因為這是他的故事、他的青春。這樣的精神在商業化的電影圈是難能可貴的。對於故事的執著不代表創作者因該抗拒任何外部的意見與修改,因為九把刀是在暢銷小說的基礎下進行改編,他已能抓到觀眾要的是甚麼。 在九把刀的故事裡,對於長在台灣的孩子而言引發很大的共鳴。聯考壓力、友誼、兩性、甚至AV文化都讓我們心有戚戚焉。雖然有些橋段很戲劇化,但某種程度卻很寫實,例如對於未來的徬徨、兩性間的曖昧、成長的歷程。對我自己而言,從以前被人說過於幼稚到現在被人說太成熟,成熟到連朋友都向我抱怨,讓我去重新思考一些生命的議題。我必須要說,要像主角柯騰一樣保持"幼稚"在這個變形的社會下,已經非常的困難。但我相信這些赤子之心仍然保持在每個人心中,只是它要在特定的時空下才會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