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電影的世界裡,一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往往是相當可觀,往往需要向多個投資方共同融資,才有辦法支撐出一個項目。然而,具有資金實力的公司能單獨投資電影的公司,卻時常作不出好的電影,這裡指的好電影是,指票房獲利及口碑上不至於太差的電影。這些有資本實力的公司往往面臨爛片出品的宿命,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詛咒? 首先,我們必須思考商業電影的本質是一個文化商品,它的製作過程算需要創意的投入,需要人進行創意勞動,完成作品之後再投入市場回收成本。這個創制的過程是可以用資本去堆積,但是出來的成品卻無法與好電影或營收畫上等號。其實,電影行業里一直不缺乏新進者,如網路平台業者、科技業、房地產公司、投資公司,夾帶大量的資本與資源投入,希望改變電影行業的遊戲規則。然而,這些公司大部分的結果都是認賠 殺出。 這些新進的影視公司的經營思維上普遍比較急功近利,看好行業的紅利,希望短期就能獲利,然而卻缺乏從對電影行業本質的瞭解及永續經營的理念。他們更傾向投資滿足大眾口味的電影。例如在決定一個項目的主演人選時,不是根據演員是否合適於劇本,而是演員是否具有一定的話題度(流量)。製作一部讓所有觀眾都喜歡的電影,這樣的決策思維往往是個甜蜜的陷阱,讓擁抱商業邏輯的公司時常血本無歸。這類的公司過多從市場層面來算計電影,而沒有回歸電影是文化商品的本質,聰明反被聰明誤。更直觀的說,這類影視公司更像是投資公司的思維,缺乏自己開發項目的能力及果決判斷與執行力,更多是依賴公司外部的項目,寧願加碼投資在看似安全的項目上,也不願意冒險,用較低的成本自主開發。就算項目最後賣座,由於溢價投資及份額受限,獲利空間也不高。事實上,大部分的投資風險都轉嫁到外部參投的公司了。因為,不論在何種市場上,優質的項目本來就是稀缺資源,穩賺不賠的項目往往也不會輕易流入到外部投資公司的手上,會向外融資的項目可能項目的風險性就不低,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也告訴我們若僅僅從商業邏輯來經營影視文創公司是相當危險的。 這類影視公司內部也時常反思這樣的問題,他們常討論是否要採取製片人中心製作為解決方案,以製片人來推動電影項目的決策與運作,做到充分的授權與充分負責。然而,在公司機制裡,要達成這樣的運作面臨不少的問題,首先有充足經驗的製片人不會想在這樣的企業打工,所以這類公司無法招到合適的人才;其次,就大公司而言也不願意授權給經驗尚淺,但具有潛力與審美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