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香港有個荷李活(1958-1978):電影狂人、導演、明星、編劇(節錄)

文 / 黃建翰

「我們在全世界有自己的戲院,有自己的戲,要放就放、要拿下來就拿下來,要捧什麼明星就可以捧什麼明星」
──黃家禧,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電影製作總監


近十年來中國大陸電影市場蓬勃發展,成為華語電影的生產中心,大型的影視公司透過投資海外影視項目、收購國外製片公司等方式,學習好萊塢的產業佈局 與商業模式,業界甚至提出挑戰好萊塢的目標。不過早在1960年代,一家打著「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香港機構已朝這目標邁進。在數位時代接觸到邵氏電 影,讓我獲得一種觀影的樂趣──主創人員如何在攝影棚內運用佈景、模型、燈光、色彩與攝影技巧,將故事轉換為真實,甚至比真實還真實。這引發我探求邵氏 ──仿效好萊塢片廠制度──是如何運作的,進而填補華語電影在大片廠時代的歷史空白。本文聚焦在邵氏電影的創意管理制度,探究這麼多經典作品是如何產生 的?是什麼樣的市場環境會造就如此龐大的電影機構?當初片廠的硬體規劃、製片制度、人才管理是什麼情形?電影大亨、導演、明星、編劇等電影工作者之間,有 何愛恨的權力糾葛?以及邵氏對華語電影的影響。本文研究時期設定在1958年到1978年之間的20年,這是邵氏最興盛的年代,尤其是前10年,被視為邵 氏的黃金時代,演員陣容堅強,製片規模龐大,獲利豐厚。

邵氏電影公司是邵氏家族電影機構的總稱,廣義而言包含邵氏兄弟公司、邵氏父子公司,此外早期在上海成立的天一公司和香港的南洋電影公司都應包括在 內。本文所指的邵氏是1958年在香港成立的邵氏兄弟公司,它是一個垂直整合製作、發行、影院的公司,發行網涵蓋東南亞、台灣、美加地區。邵氏崛起歸因於 主要競爭對手,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電懋)老闆陸運濤與常務董事周海龍、製片經理王植波等多位高階主管,1964年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時招逢空難,使電 懋經營陷入困境;接著1966年左派的長城影業公司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波及,停滯製片業務。雄霸華語影壇二十多年的邵氏,全盛時期每年產量超過35部,約占 香港總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員工多至1700人,除了匯集上海與台灣影人外,其中還包含來自日本的導演井上梅次、攝影師西本正、音樂師服部良一、韓國導演 鄭昌和、申相玉等技術人員。


邵氏製片廠
1957年,已邁入五十之年的邵逸夫剛到香港,他帶著滙豐銀行「無限度透支」的授權書,暫居在旺角邵氏大廈七樓的斗室裡。「東方之珠」對他而言並不 陌生,他的大哥邵醉翁曾在九龍北帝街設立片廠,後交由二哥邵邨人的「邵氏父子」公司管理,負責製作影片給東南亞的院線。該院線由三哥邵仁枚與邵逸夫共同經 營,並提供拍片所需資金。不過令邵逸夫焦慮的是,此時「邵氏父子」生產的影片粗製濫造在市場上處於劣勢;九龍城的片廠因都市計劃而轉售,但興建新片廠則遲 遲未見下文,這對他的電影事業構成危機。在念及手足之情與振興製片業務之間,邵逸夫最終決定與「邵氏父子」切割,此舉也將他的電影事業帶入高峰。

為了滿足東南亞院線的片源需求,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公司,並在九龍清水灣削山填海建設邵氏片廠,第一期廠區於1961年 11月正式啟用。歷年的建設下來,片廠面積達200萬平方尺,快步穿越也要40分鐘以上。其中設有攝影棚16座、置景間18個、四棟員工宿舍、三棟辦公 樓、兩間餐廳、彩色膠片沖印廠、配音間、各種技術室、歷代道具與服飾,並養馬匹以及狗演員。外拍攝製場地則有山頭、河道、樹林,其中搭了許多可長期使用的 佈景,從古色古香的長安大街、古塔、寺觀,到現代化的夜總會、酒樓。邵氏片廠內軟硬體設備一應俱全,每年產量可高達40至50部影片,是當時遠東規模最大 的。就現在的眼光而言,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電影狂人
邵逸夫主宰這個電影王國。不同於其他製片家,如張石川、羅明佑、張善琨、李祖永、陸運濤,邵逸夫曾擔任過攝影師、場記,並具備影片發行放映的經驗, 這些實戰經驗,使他能瞭解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觀眾需求。「他(邵逸夫)是一個真正的電影內行人,不像有的老闆只管出資本,催促導演加速拍攝以及關注上映 後賣座與否,把影片純粹當做商業買賣,不關心品質,也不懂得欣賞」,以台灣新銳導演之姿,被挖角到邵氏的潘壘說。


邵逸夫是電影狂人,自稱世界上看電影最多的人。他每天穿著西裝、梳著油頭,坐勞斯萊斯汽車去上班。他將車內的酒吧改裝成小型辦公桌,以便在上班的路 上,將今天交辦的事項寫在紙條上,到片廠後發給幕僚;下班回家,在車上讀劇本。他早上九點準時進片廠,之後巡視攝影棚、錄音室、製片部、宣傳部,一天工作 16小時,數十年如一日。

作為片廠的最高領導者,邵逸夫對每一個製片環節有最終裁決權,他甚至可以指派導演與明星參與任一個電影項目。邵逸夫喜歡掌握每個細節,不論大小事必 躬親。他會親自主持製片會議,坐在主位的他,兩側坐著導演、編劇及主要工作人員,一同討論拍片需求與構想。他會詢問導演新戲的重點與目的,並仔細聆聽回答 內容。當編導看到邵老闆指尖上的香煙輕敲桌面時,他們知道會議即將結束,因為沒「開綠燈」:不同意拍攝。如果確認開拍,劇本必須要經過他審閱;片中插曲錄 音前,他要先聽試唱;導演拍攝完畢後他會看毛片以瞭解拍攝進度,這是他每天到片廠的第一件工作。片廠內設有試片間,他的辦公室旁也有一個小放映室。邵逸夫 通常站著看片,偶爾一邊看還一邊作甩手運動,看完之後他會提出一些建議,但並不會強迫製作團隊執行。不過若是影片粗製濫造,他會立刻銷毀膠片,下令重拍。 唯有經過邵逸夫核可,影片才能對外發行。

因此,邵氏影片的成敗,可以說是由邵逸夫的專業判斷與市場趨勢所主導。他的經營理念為:一切以觀眾需求為最高考慮,不論是故事劇本、導演與明星的選 用都以票房記錄為依歸,這也容易造成當某部電影在市場賣座後,往往就會拍攝同類型、同導演與演員的跟風作品,例如《西遊記》(1966)在新加坡獲得歡 迎,隨即下令拍攝《鐵扇公主》(1966)、《盤絲洞》(1967)、《女兒國》(1968)等系列電影。但是市場需求也不是無限上綱,邵氏還是會製作一 些小眾的藝術電影,例如《畸人豔婦》(1960)、《後門》(1960)等,只是這類型所占的比例很低。

在邵氏興盛時期,每週邵老闆會邀約旗下的導演到他家裡吃飯,桌上擺滿著佳餚與剛蒸好的肥美螃蟹,不過大家遲遲未拿起筷子,因為這雖名為一場宴席,實 際上卻是一場另類的工作協調會。席間諸位導演輪流報告自己的工作進度、新的拍片計畫、以及執行上面臨的問題。由於在飯桌上,氣氛較為融洽,邵老闆會傾聽需 求並與導演協調出解決方案,這凸顯在以人為本的電影業裡,邵逸夫重視與員工的溝通,一切以和為貴。

排行老六,人尊稱「六叔」的邵逸夫,成長於寧波鎮海經商世家,從小接受傳統儒家教育,之後赴上海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深造,能說流利英語、國語、 寧波話、上海話、廣東話。邵逸夫崇尚務實、勤儉、靈活的經營思維,做生意方面在商言商,追求獲利最大化,不過也不失對人的尊重與關懷。他重視人才,演員鄭 佩佩說:「現在有哪個老闆有那麼樣的氣魄膽色,可以這樣毫無限止地造就新人?」對待資深員工則展現出雪中送炭的精神。例如,導演張徹約滿後仍住在邵氏的宿 舍裡直到去世、不計前嫌接納「叛將」導演李翰祥、邀請同樣受胃疾所苦的潘壘一同赴菲律賓接受手術、部份明星窮途了倒之際也曾多次資助、他牽掛著片廠的基層 工作人員,計劃籌拍新片,讓他們有工作。或許人們會說這只是回報曾經為他賺進大筆鈔票的人,但並不是每位老闆有這種胸襟。

邵氏電影的成績,邵逸夫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身兼老闆與製片人的他,既懂劇本與製作,又有資本與發行管道,能決定是否開戲,所有權力一把抓,效率極 高。然而,邵氏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沒有採取獨立製片人以及分紅制度,因此錯失鄒文懷、許冠文、李小龍等人才。如張徹的觀察,就製片人的專業與經驗而言,很 少人能超越邵逸夫自己,要授權給不如己者,確是一件難事。此外,邵逸夫做生意習慣獨資,自負盈虧,不喜歡與人合夥分利潤。而要運轉如此龐大的片廠,旗下又 有一大批員工,勢必有可觀的固定成本,這可能是影響當時決策的原因之一。然而,邵逸夫對老員工終身的關照,也補償缺乏分紅制度的不足。這些都凸顯出邵逸夫 像一位中國傳統家長式的領導者。

全文14,900字請見《FA 電影欣賞》2014秋、冬季號
PDF下載: http://motivemedia.weebly.com/publications.html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梧桐樹後的老房子

上海 新華路   還沒來到上海之前聽說它是「東方巴黎」,卻對這個雅稱沒有概念,自己沒去過巴黎無從比較。在上海生活一年多,在這個城市巷弄內漫步,別有一番風情,路旁的梧桐樹、老洋房處處顯出上海的特色。不同於臺北,上海十分國際化,這乃是因為它曾是一個港口,過去又是西方列強的租界。上海的歷史感十分強烈,它與中國近代歷史息息相關,許多名人如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等、政治文化名人都聚集在上海灘,他們在上海改變中國的歷史。  上海 湖南路       我喜歡走在租界區的街道上,路旁的樹蔭透露出陽光,讓人很舒服,藏在圍牆內的老洋房很別緻,有時在開放的空間還可以走進去好好觀賞。門的造型、窗戶的裝飾、整體建築設計與人的生活結合的巧思,每每讓人驚艷。   我特別喜歡房子,可能是因為家裡作傢俱,從小又喜歡玩樂高積木,以及我喜歡擁有舒適的生活空間,因此對老洋房特別留意。隨著改革開放與上海的城市化,一些古老的建築也面臨拆除的面運,因此每當我看到眼前僅存的洋樓,都用欣賞古董的方式。    上海 武康路   我時常帶著相機,坐地鐵到上海大學圖書館站,從湖南路走到武康路、安福路一帶,一路上拍拍照,欣賞街景,走累了就到附近的咖啡店歇息,我很享受這種悠閒的漫步。每次經過歷史建築物時,我就會發揮「歷史學的想像」思考曾經發生在這裡的人和事,並用導演的手法把這些素材影像化,例如房子剛落成時是何等華麗、裡面住了誰、有多少愛恨情仇在這裡發生?當然我也希望作一些資料的蒐集與研究,做一次貼近史實的呈現,並能把這些故事留給後人,這是我的夢想。   上海 安福路     偶然間發現《梧桐樹後的老房子》(第二集),隨即愛不釋手,市面買不到,只好在舊書網站找,幸運的事買到一本未拆封的。這本書聚焦在徐匯區的「優良歷史建築」,包含私人洋房、公寓、政府機構。據說徐匯區是當時法租界最精華的地段,保護的也比較完整。本書是以個別建築物為單位,介紹它的建築風格、歷史、曾經的使用者、發生在裡面的趣聞等,搭配全景與特寫等照片。部分的建築物已經屬於私人使用,有些為公家單位,因此要一窺建築全貌,實屬不易,更顯得本書難能可貴。我想這是一本想要深度瞭解上海文化與建築美學不可或缺的小品。  

韓國導演/編劇:吳勝旭的創作分享

《無賴漢》(2015)電影海報。 吳勝旭電影作品:《八月照相館》(編劇)、《無賴漢》 在創作的過程當中,身為編劇與導演的他,還是要面臨說服大公司投資電影的事宜,許多故事甚至開發超過 15 年。而他的前幾部作品,都是先從確認了男主演才開始的。 他也從過去失敗的例子中,發現電影劇本最好從一位核心人物展開。 針對電影《無賴漢》的創作發想是,他在思考酒店裡的小姐(媽媽桑)人老珠黃後會如何。另外他也發現,黑幫裡的陽剛性的男子,在遇到這些具有江湖氣息的媽媽桑時,竟然會對這些女性產生些微的尊敬以及愧疚感。 在寫作《無賴漢》劇本時,他是先想到結尾,一個女人跑去跟男人擁抱,但事實上女人拿著一把刀捅在男人身上。 至於吳導演的劇本創作,十分重視田野調查,例如對生活的觀察、人物的採訪、文獻的調查等等,他曾為了寫關於黑幫的故事,而去擔任大哥旁的小弟一個月的時間,但他也提及這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如果有人學習他的做法需要很謹慎。另外,為獲得創作靈感,他常跟美術指導一同去勘景,實際到場景裡走位,去感受角色的感覺。他必須經過很仔細的蒐集資料後,才能寫本子。關於所收集到的各種資料要如何篩選,他認為有用的資料必須要與故事主題有關。 吳導演的劇本以細膩著稱,他舉《無賴漢》裡的兩場戲為例,他曾觀察到媽媽桑手臂上有香煙燙傷到疤痕,因此他會請訪問對方,這其中的緣由。其次是,他曾在全是男人的餐廳裡,看到一位穿著傳統韓服的酒店從業人員,在發送宣傳品,他認為這是很有故事性的。曾經投資方希望剪掉這場戲,但是導演還是堅持留下。導演認為這些細節,尤其是藏在人性陰影裡或內心深處的東西是非常迷人的。最後將這些細節寫進劇本裡,讓電影更加豐富。 吳導演說在寫劇本上,他曾向李滄東導演學習,尤其是他在特定場景裡,寫與人物之間的關係。例如,一位婦女在街上請求丈夫別離開,婦女追到連鞋子都跑掉了。 關於劇本創作上,他還是會在心中透過三幕劇的結構來寫,他也會透過很多好的橋段來豐富三幕劇的故事。甚至他也會對三幕劇結構進行創新,例如在第三幕後面,再加上一幕。他認為三幕結尾後,人物的情感才開始延展開來。 在人物刻畫上,他的風格是留有很多的想像空間,因為導演認為人性本來就是難以捉摸的,這是他對人的看法。 雖然《無賴漢》看似為一部警匪黑幫片,但他認為類型只是

藏在水鄉裡的中式庭園:小蓮莊

晚清首富劉鏞的私家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