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建翰
近十年來中國大陸電影市場蓬勃發展,成為華語電影的生產中心,大型的影視公司透過投資海外影視項目、收購國外製片公司等方式,學習好萊塢的產業佈局
與商業模式,業界甚至提出挑戰好萊塢的目標。不過早在1960年代,一家打著「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香港機構已朝這目標邁進。在數位時代接觸到邵氏電
影,讓我獲得一種觀影的樂趣──主創人員如何在攝影棚內運用佈景、模型、燈光、色彩與攝影技巧,將故事轉換為真實,甚至比真實還真實。這引發我探求邵氏
──仿效好萊塢片廠制度──是如何運作的,進而填補華語電影在大片廠時代的歷史空白。本文聚焦在邵氏電影的創意管理制度,探究這麼多經典作品是如何產生
的?是什麼樣的市場環境會造就如此龐大的電影機構?當初片廠的硬體規劃、製片制度、人才管理是什麼情形?電影大亨、導演、明星、編劇等電影工作者之間,有
何愛恨的權力糾葛?以及邵氏對華語電影的影響。本文研究時期設定在1958年到1978年之間的20年,這是邵氏最興盛的年代,尤其是前10年,被視為邵
氏的黃金時代,演員陣容堅強,製片規模龐大,獲利豐厚。
邵氏電影公司是邵氏家族電影機構的總稱,廣義而言包含邵氏兄弟公司、邵氏父子公司,此外早期在上海成立的天一公司和香港的南洋電影公司都應包括在 內。本文所指的邵氏是1958年在香港成立的邵氏兄弟公司,它是一個垂直整合製作、發行、影院的公司,發行網涵蓋東南亞、台灣、美加地區。邵氏崛起歸因於 主要競爭對手,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電懋)老闆陸運濤與常務董事周海龍、製片經理王植波等多位高階主管,1964年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時招逢空難,使電 懋經營陷入困境;接著1966年左派的長城影業公司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波及,停滯製片業務。雄霸華語影壇二十多年的邵氏,全盛時期每年產量超過35部,約占 香港總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員工多至1700人,除了匯集上海與台灣影人外,其中還包含來自日本的導演井上梅次、攝影師西本正、音樂師服部良一、韓國導演 鄭昌和、申相玉等技術人員。
邵氏製片廠
1957年,已邁入五十之年的邵逸夫剛到香港,他帶著滙豐銀行「無限度透支」的授權書,暫居在旺角邵氏大廈七樓的斗室裡。「東方之珠」對他而言並不 陌生,他的大哥邵醉翁曾在九龍北帝街設立片廠,後交由二哥邵邨人的「邵氏父子」公司管理,負責製作影片給東南亞的院線。該院線由三哥邵仁枚與邵逸夫共同經 營,並提供拍片所需資金。不過令邵逸夫焦慮的是,此時「邵氏父子」生產的影片粗製濫造在市場上處於劣勢;九龍城的片廠因都市計劃而轉售,但興建新片廠則遲 遲未見下文,這對他的電影事業構成危機。在念及手足之情與振興製片業務之間,邵逸夫最終決定與「邵氏父子」切割,此舉也將他的電影事業帶入高峰。
為了滿足東南亞院線的片源需求,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公司,並在九龍清水灣削山填海建設邵氏片廠,第一期廠區於1961年 11月正式啟用。歷年的建設下來,片廠面積達200萬平方尺,快步穿越也要40分鐘以上。其中設有攝影棚16座、置景間18個、四棟員工宿舍、三棟辦公 樓、兩間餐廳、彩色膠片沖印廠、配音間、各種技術室、歷代道具與服飾,並養馬匹以及狗演員。外拍攝製場地則有山頭、河道、樹林,其中搭了許多可長期使用的 佈景,從古色古香的長安大街、古塔、寺觀,到現代化的夜總會、酒樓。邵氏片廠內軟硬體設備一應俱全,每年產量可高達40至50部影片,是當時遠東規模最大 的。就現在的眼光而言,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電影狂人
邵逸夫主宰這個電影王國。不同於其他製片家,如張石川、羅明佑、張善琨、李祖永、陸運濤,邵逸夫曾擔任過攝影師、場記,並具備影片發行放映的經驗, 這些實戰經驗,使他能瞭解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觀眾需求。「他(邵逸夫)是一個真正的電影內行人,不像有的老闆只管出資本,催促導演加速拍攝以及關注上映 後賣座與否,把影片純粹當做商業買賣,不關心品質,也不懂得欣賞」,以台灣新銳導演之姿,被挖角到邵氏的潘壘說。
邵逸夫是電影狂人,自稱世界上看電影最多的人。他每天穿著西裝、梳著油頭,坐勞斯萊斯汽車去上班。他將車內的酒吧改裝成小型辦公桌,以便在上班的路 上,將今天交辦的事項寫在紙條上,到片廠後發給幕僚;下班回家,在車上讀劇本。他早上九點準時進片廠,之後巡視攝影棚、錄音室、製片部、宣傳部,一天工作 16小時,數十年如一日。
作為片廠的最高領導者,邵逸夫對每一個製片環節有最終裁決權,他甚至可以指派導演與明星參與任一個電影項目。邵逸夫喜歡掌握每個細節,不論大小事必 躬親。他會親自主持製片會議,坐在主位的他,兩側坐著導演、編劇及主要工作人員,一同討論拍片需求與構想。他會詢問導演新戲的重點與目的,並仔細聆聽回答 內容。當編導看到邵老闆指尖上的香煙輕敲桌面時,他們知道會議即將結束,因為沒「開綠燈」:不同意拍攝。如果確認開拍,劇本必須要經過他審閱;片中插曲錄 音前,他要先聽試唱;導演拍攝完畢後他會看毛片以瞭解拍攝進度,這是他每天到片廠的第一件工作。片廠內設有試片間,他的辦公室旁也有一個小放映室。邵逸夫 通常站著看片,偶爾一邊看還一邊作甩手運動,看完之後他會提出一些建議,但並不會強迫製作團隊執行。不過若是影片粗製濫造,他會立刻銷毀膠片,下令重拍。 唯有經過邵逸夫核可,影片才能對外發行。
因此,邵氏影片的成敗,可以說是由邵逸夫的專業判斷與市場趨勢所主導。他的經營理念為:一切以觀眾需求為最高考慮,不論是故事劇本、導演與明星的選 用都以票房記錄為依歸,這也容易造成當某部電影在市場賣座後,往往就會拍攝同類型、同導演與演員的跟風作品,例如《西遊記》(1966)在新加坡獲得歡 迎,隨即下令拍攝《鐵扇公主》(1966)、《盤絲洞》(1967)、《女兒國》(1968)等系列電影。但是市場需求也不是無限上綱,邵氏還是會製作一 些小眾的藝術電影,例如《畸人豔婦》(1960)、《後門》(1960)等,只是這類型所占的比例很低。
在邵氏興盛時期,每週邵老闆會邀約旗下的導演到他家裡吃飯,桌上擺滿著佳餚與剛蒸好的肥美螃蟹,不過大家遲遲未拿起筷子,因為這雖名為一場宴席,實 際上卻是一場另類的工作協調會。席間諸位導演輪流報告自己的工作進度、新的拍片計畫、以及執行上面臨的問題。由於在飯桌上,氣氛較為融洽,邵老闆會傾聽需 求並與導演協調出解決方案,這凸顯在以人為本的電影業裡,邵逸夫重視與員工的溝通,一切以和為貴。
排行老六,人尊稱「六叔」的邵逸夫,成長於寧波鎮海經商世家,從小接受傳統儒家教育,之後赴上海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深造,能說流利英語、國語、 寧波話、上海話、廣東話。邵逸夫崇尚務實、勤儉、靈活的經營思維,做生意方面在商言商,追求獲利最大化,不過也不失對人的尊重與關懷。他重視人才,演員鄭 佩佩說:「現在有哪個老闆有那麼樣的氣魄膽色,可以這樣毫無限止地造就新人?」對待資深員工則展現出雪中送炭的精神。例如,導演張徹約滿後仍住在邵氏的宿 舍裡直到去世、不計前嫌接納「叛將」導演李翰祥、邀請同樣受胃疾所苦的潘壘一同赴菲律賓接受手術、部份明星窮途了倒之際也曾多次資助、他牽掛著片廠的基層 工作人員,計劃籌拍新片,讓他們有工作。或許人們會說這只是回報曾經為他賺進大筆鈔票的人,但並不是每位老闆有這種胸襟。
邵氏電影的成績,邵逸夫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身兼老闆與製片人的他,既懂劇本與製作,又有資本與發行管道,能決定是否開戲,所有權力一把抓,效率極 高。然而,邵氏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沒有採取獨立製片人以及分紅制度,因此錯失鄒文懷、許冠文、李小龍等人才。如張徹的觀察,就製片人的專業與經驗而言,很 少人能超越邵逸夫自己,要授權給不如己者,確是一件難事。此外,邵逸夫做生意習慣獨資,自負盈虧,不喜歡與人合夥分利潤。而要運轉如此龐大的片廠,旗下又 有一大批員工,勢必有可觀的固定成本,這可能是影響當時決策的原因之一。然而,邵逸夫對老員工終身的關照,也補償缺乏分紅制度的不足。這些都凸顯出邵逸夫 像一位中國傳統家長式的領導者。
全文14,900字請見《FA 電影欣賞》2014秋、冬季號
PDF下載: http://motivemedia.weebly.com/publications.html
「我們在全世界有自己的戲院,有自己的戲,要放就放、要拿下來就拿下來,要捧什麼明星就可以捧什麼明星」
──黃家禧,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電影製作總監
邵氏電影公司是邵氏家族電影機構的總稱,廣義而言包含邵氏兄弟公司、邵氏父子公司,此外早期在上海成立的天一公司和香港的南洋電影公司都應包括在 內。本文所指的邵氏是1958年在香港成立的邵氏兄弟公司,它是一個垂直整合製作、發行、影院的公司,發行網涵蓋東南亞、台灣、美加地區。邵氏崛起歸因於 主要競爭對手,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電懋)老闆陸運濤與常務董事周海龍、製片經理王植波等多位高階主管,1964年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時招逢空難,使電 懋經營陷入困境;接著1966年左派的長城影業公司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波及,停滯製片業務。雄霸華語影壇二十多年的邵氏,全盛時期每年產量超過35部,約占 香港總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員工多至1700人,除了匯集上海與台灣影人外,其中還包含來自日本的導演井上梅次、攝影師西本正、音樂師服部良一、韓國導演 鄭昌和、申相玉等技術人員。
邵氏製片廠
1957年,已邁入五十之年的邵逸夫剛到香港,他帶著滙豐銀行「無限度透支」的授權書,暫居在旺角邵氏大廈七樓的斗室裡。「東方之珠」對他而言並不 陌生,他的大哥邵醉翁曾在九龍北帝街設立片廠,後交由二哥邵邨人的「邵氏父子」公司管理,負責製作影片給東南亞的院線。該院線由三哥邵仁枚與邵逸夫共同經 營,並提供拍片所需資金。不過令邵逸夫焦慮的是,此時「邵氏父子」生產的影片粗製濫造在市場上處於劣勢;九龍城的片廠因都市計劃而轉售,但興建新片廠則遲 遲未見下文,這對他的電影事業構成危機。在念及手足之情與振興製片業務之間,邵逸夫最終決定與「邵氏父子」切割,此舉也將他的電影事業帶入高峰。
為了滿足東南亞院線的片源需求,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公司,並在九龍清水灣削山填海建設邵氏片廠,第一期廠區於1961年 11月正式啟用。歷年的建設下來,片廠面積達200萬平方尺,快步穿越也要40分鐘以上。其中設有攝影棚16座、置景間18個、四棟員工宿舍、三棟辦公 樓、兩間餐廳、彩色膠片沖印廠、配音間、各種技術室、歷代道具與服飾,並養馬匹以及狗演員。外拍攝製場地則有山頭、河道、樹林,其中搭了許多可長期使用的 佈景,從古色古香的長安大街、古塔、寺觀,到現代化的夜總會、酒樓。邵氏片廠內軟硬體設備一應俱全,每年產量可高達40至50部影片,是當時遠東規模最大 的。就現在的眼光而言,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電影狂人
邵逸夫主宰這個電影王國。不同於其他製片家,如張石川、羅明佑、張善琨、李祖永、陸運濤,邵逸夫曾擔任過攝影師、場記,並具備影片發行放映的經驗, 這些實戰經驗,使他能瞭解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觀眾需求。「他(邵逸夫)是一個真正的電影內行人,不像有的老闆只管出資本,催促導演加速拍攝以及關注上映 後賣座與否,把影片純粹當做商業買賣,不關心品質,也不懂得欣賞」,以台灣新銳導演之姿,被挖角到邵氏的潘壘說。
邵逸夫是電影狂人,自稱世界上看電影最多的人。他每天穿著西裝、梳著油頭,坐勞斯萊斯汽車去上班。他將車內的酒吧改裝成小型辦公桌,以便在上班的路 上,將今天交辦的事項寫在紙條上,到片廠後發給幕僚;下班回家,在車上讀劇本。他早上九點準時進片廠,之後巡視攝影棚、錄音室、製片部、宣傳部,一天工作 16小時,數十年如一日。
作為片廠的最高領導者,邵逸夫對每一個製片環節有最終裁決權,他甚至可以指派導演與明星參與任一個電影項目。邵逸夫喜歡掌握每個細節,不論大小事必 躬親。他會親自主持製片會議,坐在主位的他,兩側坐著導演、編劇及主要工作人員,一同討論拍片需求與構想。他會詢問導演新戲的重點與目的,並仔細聆聽回答 內容。當編導看到邵老闆指尖上的香煙輕敲桌面時,他們知道會議即將結束,因為沒「開綠燈」:不同意拍攝。如果確認開拍,劇本必須要經過他審閱;片中插曲錄 音前,他要先聽試唱;導演拍攝完畢後他會看毛片以瞭解拍攝進度,這是他每天到片廠的第一件工作。片廠內設有試片間,他的辦公室旁也有一個小放映室。邵逸夫 通常站著看片,偶爾一邊看還一邊作甩手運動,看完之後他會提出一些建議,但並不會強迫製作團隊執行。不過若是影片粗製濫造,他會立刻銷毀膠片,下令重拍。 唯有經過邵逸夫核可,影片才能對外發行。
因此,邵氏影片的成敗,可以說是由邵逸夫的專業判斷與市場趨勢所主導。他的經營理念為:一切以觀眾需求為最高考慮,不論是故事劇本、導演與明星的選 用都以票房記錄為依歸,這也容易造成當某部電影在市場賣座後,往往就會拍攝同類型、同導演與演員的跟風作品,例如《西遊記》(1966)在新加坡獲得歡 迎,隨即下令拍攝《鐵扇公主》(1966)、《盤絲洞》(1967)、《女兒國》(1968)等系列電影。但是市場需求也不是無限上綱,邵氏還是會製作一 些小眾的藝術電影,例如《畸人豔婦》(1960)、《後門》(1960)等,只是這類型所占的比例很低。
在邵氏興盛時期,每週邵老闆會邀約旗下的導演到他家裡吃飯,桌上擺滿著佳餚與剛蒸好的肥美螃蟹,不過大家遲遲未拿起筷子,因為這雖名為一場宴席,實 際上卻是一場另類的工作協調會。席間諸位導演輪流報告自己的工作進度、新的拍片計畫、以及執行上面臨的問題。由於在飯桌上,氣氛較為融洽,邵老闆會傾聽需 求並與導演協調出解決方案,這凸顯在以人為本的電影業裡,邵逸夫重視與員工的溝通,一切以和為貴。
排行老六,人尊稱「六叔」的邵逸夫,成長於寧波鎮海經商世家,從小接受傳統儒家教育,之後赴上海英文學校「青年會中學」深造,能說流利英語、國語、 寧波話、上海話、廣東話。邵逸夫崇尚務實、勤儉、靈活的經營思維,做生意方面在商言商,追求獲利最大化,不過也不失對人的尊重與關懷。他重視人才,演員鄭 佩佩說:「現在有哪個老闆有那麼樣的氣魄膽色,可以這樣毫無限止地造就新人?」對待資深員工則展現出雪中送炭的精神。例如,導演張徹約滿後仍住在邵氏的宿 舍裡直到去世、不計前嫌接納「叛將」導演李翰祥、邀請同樣受胃疾所苦的潘壘一同赴菲律賓接受手術、部份明星窮途了倒之際也曾多次資助、他牽掛著片廠的基層 工作人員,計劃籌拍新片,讓他們有工作。或許人們會說這只是回報曾經為他賺進大筆鈔票的人,但並不是每位老闆有這種胸襟。
邵氏電影的成績,邵逸夫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身兼老闆與製片人的他,既懂劇本與製作,又有資本與發行管道,能決定是否開戲,所有權力一把抓,效率極 高。然而,邵氏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沒有採取獨立製片人以及分紅制度,因此錯失鄒文懷、許冠文、李小龍等人才。如張徹的觀察,就製片人的專業與經驗而言,很 少人能超越邵逸夫自己,要授權給不如己者,確是一件難事。此外,邵逸夫做生意習慣獨資,自負盈虧,不喜歡與人合夥分利潤。而要運轉如此龐大的片廠,旗下又 有一大批員工,勢必有可觀的固定成本,這可能是影響當時決策的原因之一。然而,邵逸夫對老員工終身的關照,也補償缺乏分紅制度的不足。這些都凸顯出邵逸夫 像一位中國傳統家長式的領導者。
全文14,900字請見《FA 電影欣賞》2014秋、冬季號
PDF下載: http://motivemedia.weebly.com/publications.html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