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5的文章

香港有個荷李活(1958-1978):電影狂人、導演、明星、編劇(節錄)

文 / 黃建翰 「我們在全世界有自己的戲院,有自己的戲,要放就放、要拿下來就拿下來,要捧什麼明星就可以捧什麼明星」 ──黃家禧,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電影製作總監 近十年來中國大陸電影市場蓬勃發展,成為華語電影的生產中心,大型的影視公司透過投資海外影視項目、收購國外製片公司等方式,學習好萊塢的產業佈局 與商業模式,業界甚至提出挑戰好萊塢的目標。不過早在1960年代,一家打著「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香港機構已朝這目標邁進。在數位時代接觸到邵氏電 影,讓我獲得一種觀影的樂趣──主創人員如何在攝影棚內運用佈景、模型、燈光、色彩與攝影技巧,將故事轉換為真實,甚至比真實還真實。這引發我探求邵氏 ──仿效好萊塢片廠制度──是如何運作的,進而填補華語電影在大片廠時代的歷史空白。本文聚焦在邵氏電影的創意管理制度,探究這麼多經典作品是如何產生 的?是什麼樣的市場環境會造就如此龐大的電影機構?當初片廠的硬體規劃、製片制度、人才管理是什麼情形?電影大亨、導演、明星、編劇等電影工作者之間,有 何愛恨的權力糾葛?以及邵氏對華語電影的影響。本文研究時期設定在1958年到1978年之間的20年,這是邵氏最興盛的年代,尤其是前10年,被視為邵 氏的黃金時代,演員陣容堅強,製片規模龐大,獲利豐厚。 邵氏電影公司是邵氏家族電影機構的總稱,廣義而言包含邵氏兄弟公司、邵氏父子公司,此外早期在上海成立的天一公司和香港的南洋電影公司都應包括在 內。本文所指的邵氏是1958年在香港成立的邵氏兄弟公司,它是一個垂直整合製作、發行、影院的公司,發行網涵蓋東南亞、台灣、美加地區。邵氏崛起歸因於 主要競爭對手,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電懋)老闆陸運濤與常務董事周海龍、製片經理王植波等多位高階主管,1964年在台灣參加亞洲影展時招逢空難,使電 懋經營陷入困境;接著1966年左派的長城影業公司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波及,停滯製片業務。雄霸華語影壇二十多年的邵氏,全盛時期每年產量超過35部,約占 香港總產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員工多至1700人,除了匯集上海與台灣影人外,其中還包含來自日本的導演井上梅次、攝影師西本正、音樂師服部良一、韓國導演 鄭昌和、申相玉等技術人員。 邵氏製片廠 1957年,已邁入五十之年的邵逸夫剛到香港,他帶著滙豐銀行「無限度透支」的授權書,暫居在旺角邵氏大廈七樓的斗室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