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梧桐樹後的老房子

上海 新華路

 
還沒來到上海之前聽說它是「東方巴黎」,卻對這個雅稱沒有概念,自己沒去過巴黎無從比較。在上海生活一年多,在這個城市巷弄內漫步,別有一番風情,路旁的梧桐樹、老洋房處處顯出上海的特色。不同於臺北,上海十分國際化,這乃是因為它曾是一個港口,過去又是西方列強的租界。上海的歷史感十分強烈,它與中國近代歷史息息相關,許多名人如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等、政治文化名人都聚集在上海灘,他們在上海改變中國的歷史。


上海 湖南路
 

    我喜歡走在租界區的街道上,路旁的樹蔭透露出陽光,讓人很舒服,藏在圍牆內的老洋房很別緻,有時在開放的空間還可以走進去好好觀賞。門的造型、窗戶的裝飾、整體建築設計與人的生活結合的巧思,每每讓人驚艷。

 

我特別喜歡房子,可能是因為家裡作傢俱,從小又喜歡玩樂高積木,以及我喜歡擁有舒適的生活空間,因此對老洋房特別留意。隨著改革開放與上海的城市化,一些古老的建築也面臨拆除的面運,因此每當我看到眼前僅存的洋樓,都用欣賞古董的方式。

 
上海 武康路

 

我時常帶著相機,坐地鐵到上海大學圖書館站,從湖南路走到武康路、安福路一帶,一路上拍拍照,欣賞街景,走累了就到附近的咖啡店歇息,我很享受這種悠閒的漫步。每次經過歷史建築物時,我就會發揮「歷史學的想像」思考曾經發生在這裡的人和事,並用導演的手法把這些素材影像化,例如房子剛落成時是何等華麗、裡面住了誰、有多少愛恨情仇在這裡發生?當然我也希望作一些資料的蒐集與研究,做一次貼近史實的呈現,並能把這些故事留給後人,這是我的夢想。

 
上海 安福路

    偶然間發現《梧桐樹後的老房子》(第二集),隨即愛不釋手,市面買不到,只好在舊書網站找,幸運的事買到一本未拆封的。這本書聚焦在徐匯區的「優良歷史建築」,包含私人洋房、公寓、政府機構。據說徐匯區是當時法租界最精華的地段,保護的也比較完整。本書是以個別建築物為單位,介紹它的建築風格、歷史、曾經的使用者、發生在裡面的趣聞等,搭配全景與特寫等照片。部分的建築物已經屬於私人使用,有些為公家單位,因此要一窺建築全貌,實屬不易,更顯得本書難能可貴。我想這是一本想要深度瞭解上海文化與建築美學不可或缺的小品。
 
封面設計



書內有許多精美的照片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The Tipping Point by Malcolm Gladwell (2000) 齊思賢‧譯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時報出版 要在社會掀起一波流行風潮,必須有多人被說明,有志一同地從事某件事。 引爆趨勢的三大關鍵要素 1.           散播訊息的人   2.           訊息本身 3.           訊息活動的大環境 l    少數原則:散播訊息的人主要是少數的一批人,他們的角色為專家、連結者及推銷員。 市場專家就是資料銀行,他們提供資訊;連結者是社會黏膠,負責散布資訊;推銷員能說服大眾。 我們靠著專家為我們建立人脈,也依賴專家為我接觸新資訊。市場專家知道什麼並不重要,真正關鍵的是他如何傳遞這些情報。他們具有轉譯的能力,把高度專業的觀念及資訊,轉譯成普通人聽得懂的語言。人類最重要的傳播方式還是口耳相傳。非口語的暗示和口語的暗示一樣重要,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案例:吸菸潮,菸本身不酷,酷的是吸菸的人。吸菸潮的引爆點是憂鬱的情緒與尼古丁的含量。 l    定著因素:訊息的大規模擴散,其中訊息本身必須是值得傳遞的。此外,訊息本身必須留在消費者的腦海揮之不去。除非消費者記住生產者的訊息,否則他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購買產品。溝通的關鍵是只要簡單改變表達的方式,重新調整訊息的結構,產生的衝擊就可能截然不同。 定著因素都是微不足道的細節。例如成功的疫苗推廣,不在於恐懼訴求而是提供受眾接種疫苗的位置與時間。《芝麻街》,只要抓住兒童的注意力,就能教育他們,說故事是兒童接受外來物最核心的方式。 直銷之難在於讓消費者駐足、閱讀,並且記住廣告,再採取行動、改變態度。直銷必須注重消費者的主動參與。 l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 ( 處境與背景 )...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創作法

本集我們將要揭曉,宮崎駿的故事創作⽅式與理念;動畫與真⼈電影的創作模式有什麼不同?宮崎駿創作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 剪輯:張强 策劃、製片:黃建翰

最佳的劇本創作模式!?電影藝匠:黑澤明的劇本術

黑澤明是如何開發故事的呢?劇本一向是一部電影的成敗之一,也是電影的靈魂,但也是最難突破的環節,有些劇本要寫個好幾年?如何高效創作出高品質的劇本,讓我們看執導出《七武士》、《羅生門》等電影的大師黑澤明是如何開發劇本的呢?他如何與其他優秀的編劇,如橋本忍、小國英雄等一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