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


作者:外山滋比古
翻譯:韋杰岱
出版:究竟:2009


作者提出無法獨立思考者,會被電腦所取代。而我們的教育體制偏向填鴨式教育,讓人容易記憶與歸納,但要開創式思維時就顯得不足。











早餐前的時間很寶貴,頭腦清晰,可以利用這段時間。

當我們有任何想法時,必須要靜靜放置一段時間,讓想法熟成、放空、沈澱。

專心研究某一主題,事實上有時反而效果不彰。這給項目開發帶來啟發,製片人要同時開發多個項目,不要只陷入其中一個。

核心精神是要調酒,不要混酒。在做研究時要獨創但不獨斷。可適度參照ACD各派學說,從中思考新的可能,那麼你的獨創性就能從一條細線,發展成粗壯的主幹。因為,每一種說法的出現,都帶有各自的必然性,全盤否認並不恰當。最好的方法是融合各派說法,再加上協調,取得折衷。在項目開發上,我們可以先參照同類型的電影,學習其中值得借鑑的想法。

  • 編輯與作者的關係(策劃與編劇的關係)
編輯的價值在如何將他人的作品整編修潤的更完美,或是提案讓作家有個地方可以寫。編輯的角色,並不是要發揮自己的個性及才能,創作出豐富的內容,反而是要扼殺自己的喜好,站在中立的立場,擔任促成作者與讀者之間化學反應的必要催化者。編輯上二次性的創作,就是催化劑式的創作,抑制自己的主觀與個性,讓腦袋處於隨時可以產生化合作用的狀態。

絕對不要隨便批判他人的想法。對他人的想法也必須保持肯定的態度才行。我們必須結交會稱讚自己的朋友。就算是毫無根據的稱讚也會弄假成真。稱讚是最高等級的寒暄。在開項目會議時,必須以輕鬆有鼓勵及建設性的話語與團隊互動。

激盪出異想天開的火花。把腦中浮現的片段寫在卡片上,然後再依照自己覺得有趣的順序排列。這同樣利用在劇本的創造上。

  • 資料管理
一旦收集的資料過多,整體的利用價值就會降低。所以每隔一段時間,一定要謹慎的整理一番。換句話說,絕對不要堆積無用的垃圾。資料的遺忘也是一種整理,過多的資料容易神經衰弱。(這一建議讓我想到歷史研究者李敖整理資料的方式,一般他看到需要的材料與資訊,他會直接用一把剪刀把需要的資料剪下來,之後把這些斷簡殘篇放在一起。首先用剪的不需要再額外花時間謄寫,其次不需要的材料可以直接刪除)

收集知識時,系統性非常重要。劃清目標範圍,不要為多餘的事分心。

書寫就是利用線性語言表現立體的思考。一旦動筆就不要經常停下來,要不斷往前進。

聲音能找到眼睛所無法看到的缺點,朗讀可以讓思緒更精練。

思考整理的極致表現就在於標題。練習以一句話歸納想法。越是冗長的說明,就表示思緒還沒整理清楚。

去蕪存菁的階段式筆記法
1.大規模式,先將想法編號,之後加入日期,就能清楚式什麼時候想到的點子。
2.篩選式,將大規模式內的資料刪除不成熟的內容。將每個點子的標題寫出,條列出核心的觀點、相關資料剪報、原來筆記本的編號、以及更新後的日期。 
3. 超級式,加入主題名稱、流水號、原來的編號、重新整理發現的新思路。以及更新的日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The Tipping Point by Malcolm Gladwell (2000) 齊思賢‧譯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時報出版 要在社會掀起一波流行風潮,必須有多人被說明,有志一同地從事某件事。 引爆趨勢的三大關鍵要素 1.           散播訊息的人   2.           訊息本身 3.           訊息活動的大環境 l    少數原則:散播訊息的人主要是少數的一批人,他們的角色為專家、連結者及推銷員。 市場專家就是資料銀行,他們提供資訊;連結者是社會黏膠,負責散布資訊;推銷員能說服大眾。 我們靠著專家為我們建立人脈,也依賴專家為我接觸新資訊。市場專家知道什麼並不重要,真正關鍵的是他如何傳遞這些情報。他們具有轉譯的能力,把高度專業的觀念及資訊,轉譯成普通人聽得懂的語言。人類最重要的傳播方式還是口耳相傳。非口語的暗示和口語的暗示一樣重要,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案例:吸菸潮,菸本身不酷,酷的是吸菸的人。吸菸潮的引爆點是憂鬱的情緒與尼古丁的含量。 l    定著因素:訊息的大規模擴散,其中訊息本身必須是值得傳遞的。此外,訊息本身必須留在消費者的腦海揮之不去。除非消費者記住生產者的訊息,否則他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購買產品。溝通的關鍵是只要簡單改變表達的方式,重新調整訊息的結構,產生的衝擊就可能截然不同。 定著因素都是微不足道的細節。例如成功的疫苗推廣,不在於恐懼訴求而是提供受眾接種疫苗的位置與時間。《芝麻街》,只要抓住兒童的注意力,就能教育他們,說故事是兒童接受外來物最核心的方式。 直銷之難在於讓消費者駐足、閱讀,並且記住廣告,再採取行動、改變態度。直銷必須注重消費者的主動參與。 l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 ( 處境與背景 )...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創作法

本集我們將要揭曉,宮崎駿的故事創作⽅式與理念;動畫與真⼈電影的創作模式有什麼不同?宮崎駿創作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 剪輯:張强 策劃、製片:黃建翰

最佳的劇本創作模式!?電影藝匠:黑澤明的劇本術

黑澤明是如何開發故事的呢?劇本一向是一部電影的成敗之一,也是電影的靈魂,但也是最難突破的環節,有些劇本要寫個好幾年?如何高效創作出高品質的劇本,讓我們看執導出《七武士》、《羅生門》等電影的大師黑澤明是如何開發劇本的呢?他如何與其他優秀的編劇,如橋本忍、小國英雄等一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