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樂在工作:進入宮崎駿、高畑勳的動畫世界



作者:鈴木敏夫
出版:台灣東販
時間:2009

以動畫大師宮崎駿為創作核心的吉卜力動畫公司,一直帶給世人感動的作品,如《龍貓》、《神隱少女》,並屢屢獲得商業上的成功。他們標榜的創作哲學與迪士尼式的思維有哪些不同呢?我們從這本吉卜力(Studio Ghibli)製作人鈴木敏夫的著作裡可以一探究竟。


製片人,高畑:「觀眾想要看到以往不曾看過的東西」

Ghibli: 定位:原則上只製作供戲院放映的長篇動畫,且非原創作品不做。

Ghibli動畫成功因素:
1.          作品完成度高(最重要)
2.          過去累積的名聲,有助於下一部作品在票房上的成功。
3.          明確方針下展開大規模的宣傳──電影宣傳事件化:今年夏天必看的話題焦點。

電影片名:我發覺在思考宣傳事宜時,片名占了很重要的份量。片名決定了宣傳方向,有時它即是最佳的廣告詞。要審慎處理片名,因為片名是ㄧ部作品方向性的指標。正因為片名可以清楚看出作品的強度,它就更應該具備一個出色廣告文案的樣子。

宣傳:如何正確地捕捉時代。是否能能贏得年輕女性的青睞,同時動員親子一起來觀影,強力訴求我們的作品經得起大人鑒賞的高品質。

製作人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畫示意圖。為了大致瞭解一件事並確認進行狀況,便以圖來表示(時間與空間)。

電影商業化:以作品為核心,再思考衍生品,作品先賣座,才會有後續發展,切忌本末倒置。

創意會議的方式:
1.          年輕人參加會議
2.          讓所有人發表意見
3.          不必帶著自己的看法與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The Tipping Point by Malcolm Gladwell (2000) 齊思賢‧譯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時報出版 要在社會掀起一波流行風潮,必須有多人被說明,有志一同地從事某件事。 引爆趨勢的三大關鍵要素 1.           散播訊息的人   2.           訊息本身 3.           訊息活動的大環境 l    少數原則:散播訊息的人主要是少數的一批人,他們的角色為專家、連結者及推銷員。 市場專家就是資料銀行,他們提供資訊;連結者是社會黏膠,負責散布資訊;推銷員能說服大眾。 我們靠著專家為我們建立人脈,也依賴專家為我接觸新資訊。市場專家知道什麼並不重要,真正關鍵的是他如何傳遞這些情報。他們具有轉譯的能力,把高度專業的觀念及資訊,轉譯成普通人聽得懂的語言。人類最重要的傳播方式還是口耳相傳。非口語的暗示和口語的暗示一樣重要,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案例:吸菸潮,菸本身不酷,酷的是吸菸的人。吸菸潮的引爆點是憂鬱的情緒與尼古丁的含量。 l    定著因素:訊息的大規模擴散,其中訊息本身必須是值得傳遞的。此外,訊息本身必須留在消費者的腦海揮之不去。除非消費者記住生產者的訊息,否則他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購買產品。溝通的關鍵是只要簡單改變表達的方式,重新調整訊息的結構,產生的衝擊就可能截然不同。 定著因素都是微不足道的細節。例如成功的疫苗推廣,不在於恐懼訴求而是提供受眾接種疫苗的位置與時間。《芝麻街》,只要抓住兒童的注意力,就能教育他們,說故事是兒童接受外來物最核心的方式。 直銷之難在於讓消費者駐足、閱讀,並且記住廣告,再採取行動、改變態度。直銷必須注重消費者的主動參與。 l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 ( 處境與背景 )...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創作法

本集我們將要揭曉,宮崎駿的故事創作⽅式與理念;動畫與真⼈電影的創作模式有什麼不同?宮崎駿創作的秘密到底是什麼呢? 剪輯:張强 策劃、製片:黃建翰

最佳的劇本創作模式!?電影藝匠:黑澤明的劇本術

黑澤明是如何開發故事的呢?劇本一向是一部電影的成敗之一,也是電影的靈魂,但也是最難突破的環節,有些劇本要寫個好幾年?如何高效創作出高品質的劇本,讓我們看執導出《七武士》、《羅生門》等電影的大師黑澤明是如何開發劇本的呢?他如何與其他優秀的編劇,如橋本忍、小國英雄等一同合作?